摘要:目前,国内品牌与国际大牌之间无论在产品质量和经营理念上都存在一定差异,良好的国际形象、完善的运作体系、成熟的设计理念都是国内品牌所缺乏的,再加上这些大牌不断增加其针对不同目标顾客的各种二、三线副牌,不断拓展顾客群,更加使得国内品牌的市场空间变得有限。
奢侈品在中国加速狂奔
今年9月20日,中国目前最大面积的爱马仕店在广州奢华购物新地标太古汇开幕,营业的第一天,就创下“爱马仕进入中国14年来,单店单日销售额全国第一”的纪录。爱马仕中国区总裁雷荣发透露:“从1997年进入中国之后,这是爱马仕的第18个专卖店。”广州太古汇总经理郝继霖表示,此次进驻的品牌70%是国际品牌,相当抢眼。目前全国最大的LV(路易威登)店、香奈儿华南区首店、广州最高端的超市Olé……自今年8月底以来,一众国际一线时尚品牌陆续进驻太古汇。
其实广州太古汇奢侈品扎堆入驻只是目前中国奢侈品市场的一个缩写。据统计,全球已经有超过100个国际顶级品牌加速在中国布局,大的奢侈品集团在中国的上海、北京以及香港等地的开店数量,已经超过了纽约,和巴黎持平。不仅如此,奢侈品还加速向二三线城市扩张,尤其是杭州、宁波、无锡、温州。
根据麦肯锡的研究,201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达到800亿元,2015年则将达到1800亿元,届时中国将占全球奢侈品市场的20%,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奢侈品火速布局中国的“盛况”
9月初,法国经典奢侈品牌LV位于解放碑重庆时代广场的旗舰店正式开张迎客,LV的全系列产品均会在此出售。据了解,这是LV在重庆的首家旗舰店,也是LV在内地第30座城市开设的第39家专卖店。有着155年历史的Burberry(巴宝莉)的中国最大专卖店今年4月份也盛大开幕。Burberry执行长艾伦兹表示,Burberry计划短期内将中国的分店增加到100家,以应对市场强劲的需求。公司总部位于纽约的Coach,单去年一年就在中国开了15家专卖店。公司董事长Lew
Frankfort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市场对我们而言充满机遇,而且该市场将来还将不断快速增长。”预计在未来五年里,Coach将在中国新增50多个店铺。
今年,仅在北京和上海,短短几个月内,Tod’s、LV、Bottega Veneta、Cartier、Salvatore Ferragamo、Zegna等众多品牌的旗舰店和专卖店接二连三开张。“2011年,将是全球奢侈品产业大举进军和扩张中国的重要的一年。”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区主席欧阳坤表示。目前,中国拥有全球近2/3的奢侈品牌,预计在2013年以前,世界各国具有代表性的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都可以找到。
其实国际大牌在中国开店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梦特娇、鳄鱼、老人头、花花公子相继到来让中国人有了高档服装的概念。1991年杰尼亚成为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家意大利奢侈品品牌公司;1992年,LV在王府饭店开了中国第一家专卖店;1993年,巴宝莉的身影出现在上海希尔顿酒店;1994年,迪奥在上海有了第一家店铺;1997年6月,爱马仕在北京王府井开设了它的第1家中国专卖店;2000年范思哲正式来中国;同年,瑞士十大名表之一江诗丹顿在北京王府井大街新东安市场开设第一家专卖店……如今不仅仅服装界的奢侈品铺路中国,其他比如电子产品苹果、餐饮类星巴克、高档跑车保时捷、宝马也纷纷青睐中国市场,并已开始竞相开店。超级跑车,世界名表,顶级珠宝,奢华服饰已然在中国掀起了一股奢侈品之风。
有人说在亚洲投资,将是对一个奢侈品品牌能否在世界市场上参与竞争的检验。目前,日本市场已经饱和,日本的奢侈品市场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了繁荣时期,当时LV已进入亚洲市场。那么各大奢侈品品牌如今布局中国,到底看中的是什么呢?
奢侈品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初衷应该是全球扩张的一部分,但从目前的市场来看,中国已经成了一块不可小觑的肥肉。从LV在中国30个城市拥有39家门店,在中国的销售额已占到全球销售额的近4成,超过了奢侈品的发源地欧洲所占的19%份额和美国的23%份额便可见一斑。
据权威机构的报告,截至2011年3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07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占据全球份额的四分之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其中珠宝市场27.6亿、箱包25.1亿、时装18.3亿、钟表19.4亿、化妆品9.7亿,其他领域7.8个亿,占全球总额的27.5%。连续3年全球增长率第一,销售量第一,专家预计未来3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
今年的胡润财富报告,中国内地目前已有140位拥有百亿元资产的富豪和1900位身家10亿元的富豪,身家过亿元的富豪更是多达5.5万人。这些富豪平均拥有3辆汽车,4块手表,年均消费170万元。
无疑,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强劲增长和中国整体经济的拉升是奢侈品牌品牌加速布局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