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智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介绍,“黄村帮”整体学历不高,存在人才不足,管理不足等劣势,其“黄村模式”发展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纯朴的民风在“乡情” 的推动下,黄村百货分散到珠三角地区各个角落,店面不计其数,从另一个层次上来说,弥补了其不足,占领了地域优势。
全镇4万余人口,90%的人在外打工、创业,其中18位亿万富翁,100多位千万富翁,数以千计的百万富翁。
支撑这一串数字的是一项传统产业——百货业,而位于广东省河源市的黄村镇人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据非官方统计,黄村镇百货业遍及北京、上海、天津、武汉、郑州等全国各地,在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的百货商业企业和超市连锁店,近70%均由黄村镇人开设。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刘品安认为,黄村镇人目前在全国百货业掌控着近1000亿元的百货资产经营规模,称之为商业“黄村帮”,其故乡黄村镇则被冠以“中国百货第一镇”。但几十年来,“黄村帮”不适张扬,处事极其低调,时至今日仍鲜为人知。
黄村镇的百货名片
“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2月24日,邱运明驾驶着私家车从河源市区回到黄村镇,心情比平时轻松了些。而他所指的“机会”是指自己找到了一个创业平台,这几年来,他一直在寻求合适的投资机会,其间颇受煎熬。
其实,这并不是邱运明第一次创业。
37岁的邱运明是土生土长的黄村镇人,原来在河源市一政府部门就职。2005年冬,邱运明辞职下海,投资15万元,与有经商经验的老乡共同在中山市成立了华润百货购物中心。邱运明回忆,当时该华润百货每天能给他们带来2万元利润,规模最大时开了4家分店。2008年,由于种种原因,邱运明退出了百货业,如今迎来了再次创业的机会。“在黄村镇,有做百货生意的氛围,也是一个传统。”邱运明解释,百货业是黄村镇的名片。
邱运明是黄村镇人百货情结的一个缩影,外出打工、创业,百货业是黄村镇人的首选。
然而,黄村人百货业的发源故事则发生在深圳。
关于黄村人百货起源,在业界流传着这样一个版本:深圳改革开放初期,黄村镇一对夫妇为谋生来到深圳。就在某一天,邻村一老乡告诉这对夫妇,摆地摊卖服装一天能赚50元。第二天,这对夫妇对深圳地摊服装行情进行了一天的考察,得知摆一天地摊能赚到的不是50元,而是80元。事实证明,这对夫妇就此赚到了第一桶金。消息传到家乡,黄村人纷纷赶往深圳,仿效这对夫妇摆起了地摊。
如今,深圳人人乐连锁超市、深圳市富源实业、东莞市天和商贸、大新百货等无不彰显着“黄村帮”的影响力,也最终成就了“黄村帮”,其开设的商场遍及广州、东莞、深圳、上海、天津、武汉等城市,特别是在珠三角地区有着无可替代的影响力。
而那对夫妇,早已进入亿万富翁之列。
出走的亿万富翁们
从河源市区向西北方向70多公里,新金融记者乘坐大巴,颠簸了2个多小时,才赶到黄村镇。
“这里山多、人多、地少,那个时候饭都吃不饱,逼着人向外走。”57岁的王茂兴回忆。王是黄村镇梅龙村人,他向新金融记者介绍,出去的人在外面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其中地摊百货在当时来钱最快也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