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PC企业为例,三四线城镇,甚至农村市场已然成为惠普、宏碁两大巨头全球争霸的中国焦点。今年5月,宏碁高调宣布与方正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于8月4日宣布:宏碁将负责运营方正PC的大部分业务。此次战略联盟的核心便是,宏碁将借助方正集团本土市场的渠道,以及台式机领域的产品设计、开发,加速这一市场的扩张步伐。而此前惠普中国也通过借势PC下乡等政策加速了对于这一市场的扩张。
消费者受到渠道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他们会将“店面信任”与企业品牌混合在一起,而另一方面则是更多地受到“关键推销人的游说”。对于新兴市场而言,消费者购买行为受到他人的影响深刻原因有二:一是信息不对称,他们对于企业品牌、电脑产品的性能、配置并不了解,二是这是个有别于其他市场的“熟人社会”。“推销者”的身份有多种,一类是渠道的推销员,而另一类则是消费者所认同的“熟人”,亲戚或者朋友。
在这方面,惠普找到了一个新的群体来作为突破口:大学生村官。他们大都有着一定电脑知识基础,并且有过一定的城市生活经验,意见也比较容易被接受。这种推广方式,其成本远远低于在广袤的国内农村大规模铺设渠道。
--------------------------------------------------------------------------------
大学生村官:农村信息新接口
2009年开始,惠普启动了“丰收计划”,试图以公益方式推动并配合惠普中国农村市场的扩张步伐。2009年12月,惠普中国联合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网启动了名为“惠出好生活”大学生村官信息化方案征集活动。通过面向全国各地大学生村官征集农村信息化方案,最终选拔出23份获奖方案,并提供价值50万元的资源支持。
公益的背后是惠普中国对于农村市场的渴望。而整个“丰收计划”也被看作是惠普农村策略的重要历程,在惠普内部,2010年度大学生村官项目甚至也上升到了与其农村市场渠道、产品、团队、服务同等重要的级别。事实上,大学生村官的公益背后其实是惠普试图在农村市场打造品牌影响力,抓住这一市场“意见领袖”的努力。
在农村市场,一方面由于这是个“熟人社会”,另一方面消费者由于消费经验的不足(他们甚至对于电脑品牌、性能、配置一无所知),其消费行为需要一定的引导。
那么,谁是农村PC市场的“意见领袖”呢?很显然消费者身边的亲戚、朋友的意见比起渠道人员的推销更具可信度。对于新兴市场而言,有着一定电脑知识基础,并且有过使用经验的“熟人”之中,“大学生村官”是一个极富战略价值的群体。
对于企业而言,进城务工人员这一群体并不是有组织、可控的并且可以进行一定的市场运作。而大学生村官则是一个能够组织的群体,他们拥有着政治因素带来的“权威感”,而他们在农村实际工作也更能够引导并带动消费者感受到“电脑”、“科技致富”、“信息化”这些抽象概念与他们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