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美跟苏宁一样早已意识到“跑马圈地”模式的弊病,但其大张旗鼓推出的家电新活馆,却仍难以彻底改头换面,焕然一新。早在好几年前,国美已经意识到卖场模式与厂家驻店促销员的弊端,在采访中,他们将这一问题表述为:“在过去20年的发展中,中国家电连锁业以跑马圈地的形式进行了高速扩张。
国美跟苏宁一样早已意识到“跑马圈地”模式的弊病,但其大张旗鼓推出的家电新活馆,却仍难以彻底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早在好几年前,国美已经意识到卖场模式与厂家驻店促销员的弊端,在采访中,他们将这一问题表述为:“在过去20年的发展中,中国家电连锁业以跑马圈地的形式进行了高速扩张。到了2008年和2009年,这种模式已成为零售渠道发展的瓶颈了,表现为家电卖场所扮演的角色已经逐步演变为商业地产的‘物业经营管理者’,逐渐削弱了为消费者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销售和服务能力。”之所以国美称过去帮助国美高速增长的跑马圈地模式到了瓶颈,有两个原因:
首先,“圈地”运动的最终结果一定是无地可圈。以北京北三环中段为例,从安贞西里到北太平庄总共只有四站地的距离,仅国美店面最多时就达到四家,这需要多么大的消费群体来支撑如此高密度的零售店面,果然,其中一家苏宁与一家国美相继关门了。近年,高速扩张的国美和苏宁已经深入国内三四线城市,再往后的市场空间已经接近逼仄。
其次,消费者也不认账了。在过去零售商可以依靠便利的渠道、良好的购物环境,以及屡试不爽的法宝“低价促销”来赢得消费者,但现在随着网络渠道的兴起以及价格的逐渐统一和透明,价格已经不能成为零售商的核心竞争能力;再次,理智的消费者越来越多,特别是8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流,在选购电器上,更注重回归到电器本身的应用功能和使用价值,这就需要大量的信息帮助决策,单纯的交易平台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选购需求。
因此,国美在2009年开始实施新战略,全面推进以网络优化和提升单店盈利能力的战略。国美向本刊记者表示:零售的商业本质原本是通过商品经营实现利润,这是零售渠道的经营之本。回归商业本质,变革商业模式,打破单纯依靠门店数量取胜的传统经营模式,向零售连锁渠道价值经营型转变,提升单店经营质量与商品的经营能力,才是一个家电连锁企业应具备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新活馆”就是国美新战略应用而生的产物,对于这种肩负着国美提高单店利润探索重任的新的门店形态,国美在北京首先选择了对国美电器马甸店进行改造。对于这次升级,国美用“在商品的丰富度、陈列方式及后台运营模式等多方面进行360度的立体改造”来形容,希望能给消费者提供超越以往低价的购物体验。比如在产品陈列方面,新活馆使用国际标准化商品陈列布局,包括照明系统、地面、商品摆放出样以及服务维修专区等。同时,在改造前,马甸店的商品陈列数量为1万多件,而改造后的马甸新活馆商品陈列SKU达到10万件,商品布局兼顾品类陈列和品牌陈列。重点在于“商品布局兼顾品类陈列和品牌陈列”,对消费者来说,过去各个品牌各自为政,各个促销员各为其主,如果真的能彻底改变这种模式,那么无疑能帮助自己更为全面、客观地比较各个产品的优劣。
不过,新活馆并没有呈现出如其名字一般彻底革新的状态。首先,“商品布局兼顾品类陈列和品牌陈列”并不是一句空话,但遗憾的是,大部分商品还是按照以前的品牌集中陈列形式,只是换了个形式,比如电脑区,过去“一个品牌的产品围成一个圈”的景象确实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类似超市货架的形式,在视觉效果上可以称得上颠覆式的变革,起码看不到一个个电脑品牌各自为政了,但仔细一看,过去是一个品牌一圈,现在是一个品牌一段——换汤不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