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5日,中移动的手机阅读业务正式商用。中移动在宣布其手机阅读基地正式运营的同时,汉王科技、华为等6家终端厂商推出8款定制电子书,并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出版集团、中国编辑学会、国家图书馆四家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换言之,从内容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到终端提供商,电子书产业链的确需要有个强有力的产业整合者,中移动要做的就是这个。
此次中移动在与内容提供商合作,非常清晰地明确了双方的利润六四分成模式,即中国移动为60%,内容提供商为40%。
这是一个运营商占收入大头的游戏规则。
众所周知,在以阅读为主的电子书产业链中,内容为王,这也是美国以Amazon为主的电子书市场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据福利斯特公司估算,2009年美国境内共售出300万个电子书阅读器,大大超过此前预计的200万个。该公司预计,2010年美国市场电子书销量将翻一番,达到600万个。
在手机阅读非常发达的日本,其产业链的构成中,移动运营商所占的收入只占手机阅读收入的9%,而内容和技术商获得大部分收入。
“Amazon的模式更具有优势,因为Amazon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图书出版资源,这点是运营商无法比拟的。”业界资深分析人士孙永杰如此说道,中移动电子书战略能否吸引内容提供商,“关键还在于出版商是否看好中移动在电子书方面的营销能力,合理的资费,做大这个市场,才能激发出版商的合作热情。”
易博士董事长杨洪认为:“中国移动作为电信运营商,真正应该重视的是作品的真正拥有者。最重要的是利润能真正流向原创作者,这样才能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移动通过基地化的运作模式,为内容提供商创造了直接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的机会,一定程度上精简了产业链,提升了内容提供商在产业链盈利环节的话语权。初步估算,内容提供商的盈利提升近10%。”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亚男如此说道。
从宏观面上分析,运营商可以整合产业链,内容商可以从中获利,提高盈利能力。但3G时代的竞争,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