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5日,中移动的手机阅读业务正式商用。中移动在宣布其手机阅读基地正式运营的同时,汉王科技、华为等6家终端厂商推出8款定制电子书,并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出版集团、中国编辑学会、国家图书馆四家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移动的电子书战略发布仅五天,就遭遇“阻击”。
5月5日,中移动的手机阅读业务正式商用。中移动在宣布其手机阅读基地正式运营的同时,汉王科技、华为等6家终端厂商推出8款定制电子书,并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出版集团、中国编辑学会、国家图书馆四家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月10日,在由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和汉王科技联合举办的相关论坛上,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透露,新闻出版总署正在研究制定针对预装数字内容的电子阅读器生产以及提供数字内容下载的准入机制。
对电子书的发展现状,张毅君表示,电子书目前存在违规使用内容,著作人权益无法得到保护;准入门槛模糊,一些预装内容版权不明,提供违规内容下载服务等问题。
张毅君的表态道出了当下电子书产业的乱象,虽然不是仅针对中移动,但对正大张旗鼓进入电子书产业的中移动而言,不啻兜头一盆冷水。
制定六四分成模式
3G时代,运营商的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中移动的雄心壮志也在增强,不甘于沦为通道提供者角色的中移动,早已部署了增值服务“八大基地”,试图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中移动这一次进入的手机阅读领域,依托的就是八大基地之一的浙江杭州手机阅读基地。
事实上,国内的电子书阅读市场最初是汉王、方正这样的终端厂商在培育市场,但这些终端硬件厂商既缺少内容资源,与内容提供商的利润分成模式也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