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柳传志和杨元庆终于把这家跨国公司纳于中国人的掌控之中。重新聚焦中国市场,以销售和制造优势对抗苹果。这一次,家门口之战,不能再有闪失了。
乐Phone的研发最初一波三折。这个当年险些被阿梅里奥为削减成本砍掉的秘密研发项目,被时任董事局主席的杨元庆保留了下来。2006年,杨元庆对有邮件推送功能的黑莓手机产生了兴趣,他叮嘱研究院院长贺志强,要关注这个领域。内部代号为Rocket(火箭)的秘密研发小组从那时就成立了,一群以前做PC研发的人开始转型做手机。2008年,研发小组有了自己的成果—Beacon(烽火台)。这款又大又厚像砖头一样的手机像一台迷你电脑,有了邮件推送功能和一系列互联网应用,被当作联想高科技产品的代表服务于奥运会。但Beacon被运营商认为设计感太差而无法商品化。杨元庆告诉贺志强:“这款手机要改变商务的定位,瞄准消费人群。”
彼时,阿梅里奥正在对公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像研究院这样每年需要投入大约25亿元人民币的地方是一个巨大的包袱。杨元庆没有支持阿梅里奥对研究院进行经费削减的决定,Rocket项目才得以继续。
2009年2月,杨元庆重新回到CEO位置上的时候,3G网络和苹果iPhone的流行已经引发了智能手机的商业革命。众多在低利润上徘徊的PC厂商看到苹果的成功转型后,纷纷效仿。联想在全球市场上最重要的两个竞争对手宏碁和戴尔在这一年的年初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手机。联想面对的不仅是经济危机,还有一场行业变革。幸运的是,中国主流市场还没有一款像iPhone这样的手机,这被杨元庆视为联想的一个机会。
杨元庆给Rocket研发小组10个月时间,推出一款功能类似iPhone的智能手机。他发动联想的高管们为未来的手机起名字,并最终命名为乐Phone。2010年1月7日,乐Phone在美国CES国际电子消费展上亮相。
这一次,有了上网本的前车之鉴,他们不希望再出现差错了。
在此之前,尽管早早宣布已完成对IBM PC的整合,但联想事实上一直没有找到控制这家庞大的新公司的好办法—那些人对这些来自中国的高层管理者并不服气,而委婉、客套的中国人显得事事小心翼翼,当时的他们也的确没有太多的自信。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联想的情况就变得糟糕起来,利润下降,增长率变缓。到了2009年初,联想竟然遭遇11年来首度亏损,董事会对阿梅里奥彻底失去了信任。这个美国人曾是联想国际化的一个符号,中国人希望洋教练能够带领联想进行海外扩张。但这个洋教练也许适合带正规军,而无法驾驭联想这样的杂牌军。联想不仅失去了消费类PC业务的发展良机,还在上网本的推出时点上落后于竞争对手。董事会决定杨元庆取代阿梅里奥出任公司CEO,而柳传志也再度归来,担任联想董事局主席。
跨国公司的管理渐渐丧失了最初的神秘感,而且柳传志看到阿梅里奥“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职业经理人,因此对这个企业中长期发展的考虑明显欠缺”。“过去一年我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把杨元庆放到了CEO的位置上。”柳传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