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9年,国美营业收入为426.68亿元人民币,较2008年的459亿元下滑了7.02%。公司将营收小幅回落的原因归于2009年净减少133家门店。不过,净利润同比增长却高达34.45%,由2008年的10.48亿元上升至14.09亿元。
对以陈晓为首的国美管理层来说,减少黄光裕的持股比重,本是从根本上打消投资者、银行及供应商疑虑的最佳途径。然而,有消息称,黄光裕明确表示,不希望丧失自己对国美的控股权,在国美去年5月27日的股东大会后,董事局中5位执行董事,代表黄氏家族利益的董事达到了4名,占压倒性优势。国美“去黄光裕化”的融资初衷戛然而止。
虽然陈晓强调“国美其实不是一个大家想象中的家族式企业”,但他毕竟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在国美这个家族味颇浓的企业中,能感受到的内外压力可想而知。
除引入战略投资者贝恩资本,陈晓还打出“重生”的第二张牌—大规模股权激励,以稳定其核心管理层。2009年7月7日,国美电器宣布把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3%的股权授予105名高管。以7日每股1.90港元的收盘价来计算,激励方案的总金额近7.3亿港元,创下中国家电业的纪录。
“高管层看好国美、中国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陈晓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持有期权的期限是10年,在未来一个合理的时间点,管理团队才会考虑行权,“现在还有充分的时间从容地思考这个问题。”
今年新增门店80家
事实上,由陈晓主导的以“停止增开新店、着重提升单店经营水平”为核心的国美战略转型已初见成效。
对中国家电市场来说,这是与众不同的一条路。多年以来,中国家电连锁都是靠开店、并购而获得大发展的。过去一年,苏宁仍保持这样的扩张方式。沉默与进攻,带来的业绩也就有所不同。苏宁电器同期营业收入583亿元,比上年增长16.84%。
当外媒报道将“The Biggest(最大的)”作为苏宁的修饰语,我们无法得知国美电器“第二代”掌门人陈晓是否会体味到那么一点点的失落。
但他似乎并不畏惧。去年第四季度,国美电器单店每平方米销售收入同比上升28.81%,综合毛利率增至17.32%。截至目前,国美电器手中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0.29亿元人民币。“这证明,我们的经营质量有了大幅的提升。”
然而,黄光裕案件,仍如一柄悬在国美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陈晓多次在谈到黄光裕对国美影响时,总是“淡化”处理。今年2月25日,国美收到的针对公司层面的起诉书,再度证明黄光裕的阴影仍然在国美挥之不去。
陈晓坚信:“影响国美电器未来业绩的因素,已经在资本市场得到了充分印证。”而一位分公司老总此前曾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国美电器被卷入黄光裕案,最坏的结果就是国美电器因为“单位行贿罪”被罚款几百万元,对于拥有超过60亿元资金的国美电器来说,这显然算不了什么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