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世间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对于CHIC,走出这条路的是上海人、湖北人、北京人、宁波人、温州人、杭州人、东北人、广东人、闽南人、香港人、台湾人,甚至也有日本人、韩国人。
今天的CHIC和18年前的服博会相比,可谓脱胎换骨。为什么主办方在十年前要给CHIC冠名前加“中国国际”,用北京服装学院院长刘元风的话来说:“那是有前瞻性的。”
大师的脚步
在1993年,第一届服装博览会上,皮尔·卡丹、瓦伦蒂诺、费雷的到来,让更多国人近距离的接触了国际大师作品。主办方花了太多的心血,请来这三位来自欧洲的设计师,无疑给中国的时尚业界扔下一枚“重磅炸弹”。
而这个策划几乎影响了近十年的中国服装精神导向。很多服装设计从业者都以找寻自己成为高级成衣、乃至高级定制设计大师的路作为职业使命。
一位莅临费雷发布会的业内观众到今天还记得他看大师发布会时的感受:“大师究竟是大师啊!和很多本土学生作品不一样,风格是那么的突出。而试想,如果当初服博会能更多的研究大师何来,而不是只展示大师作品,也许中国服装行业就少走了很多弯路。”
三年后,蔡民强率名瑞、王林祥率鄂尔多斯以及顺美三个品牌在服博会上与迪奥等国际大牌同台演出,让国人品牌体验了国际水准的威力。
做外贸礼服品牌的蔡民强在8年后告诉记者:“品牌在什么地方作发布会,意味着市场推动力在什么地方,皮尔·卡丹、瓦伦蒂诺、费雷、迪奥先后在中国以各种不同的生意方式,凭借服博会打开了中国市场的敲门砖,而我们的工作,则是从这场秀中积攒了一些经验,回过头来成为打开美国市场的敲门砖。”
设计新源泉
上海人吴海燕在1993年兄弟杯上获得金奖桂冠。当年兄弟杯负责人李欣告诉记者:“那一年是吴海燕34岁,兄弟杯的比赛是对年轻设计师的,规则是35岁之前可以参加。”白羊座的吴海燕再过一个月就超龄,不过,她还是以从容的态度和充满江南味道的清秀作品获得全场掌声。
第二年,毕业于浙江美院的马可也以“兵马俑”主题的设计作品获兄弟杯金奖。而她们在这个国内最早组织,面对年轻设计师的最高奖项上取得成绩,不仅是主办方对于她们才华的肯定,也是来自多国的各位评审对于中国元素的崇尚。
正如皮尔·卡丹说的:“中国有那么多神秘东方素材,可作为灵感来源,中国又已经是服装大国了,中国设计师正站在让外国同行羡慕的地方。”
十年之后,消失多年的马可领衔品牌例外重返CHIC舞台,她的身边还有陪伴她多年,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的湖南人毛继鸿。从2003年开始,在CHIC静态展上,他们都连年率队做个面积不大、创意独特的创意空间,而这种不为纯招商为目的的举措,也让例外这个设计师品牌噱头不断。
2007年,例外在中国服装年度大奖获得风格大奖,成为本土设计师品牌中含金量最高的品牌。
今天,例外品牌总监毛继鸿告诉记者:“现在例外品牌一年的操盘流水是一亿元,对于一个坚持风格的设计师品牌来说,走到今天纯属不易。在中国这样大的长尾市场,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被市场诱惑牵扯的东倒西歪,是需要定力的。”
消失的汉派
1995年,汉派女装以太和、佐尔美、红人为首,组团来到服博会,轰动一时。同时,这也是首次地方品牌组团的展示。王鸿鹰作为当年太和品牌的首席设计师,告诉记者:“那时候,汉派女装的影响力很大,我也在1999年获得了十佳服装设计师。但是,现在谈起汉派,很多人已经陌生了。汉派是怎么消失的,也成为业内关心的话题。”
北京蓝地服装服装公司肖文玖说:“汉派被追捧的时候,甚至连北京人都喜欢,线条大气,色彩艳丽。不过很快的,她们又不喜欢了,因为京派、杭派、瓯派、甬派、鹏城女装的崛起,断了汉派的市场出路。”
不过,王鸿鹰是史上获得十佳年纪最轻的设计师,1999年,她才20岁。而2005年,她又一次被评为全国“十佳”服装设计师,那时,已经是效忠红豆集团了。汉派在崛起不到5年的沉沦,让王鸿鹰客走各地,工作过的企业有:杭州阿维妮、上海玖姿、香港MYTHE CO.、杭州秋水伊人、江苏红豆、内蒙古鄂尔多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