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各领风骚的时代,他们见证CHIC18年

各领风骚的时代,他们见证CHIC18年

作者:     转贴自:服装时报    点击数:2398


src=http://cn.ppzw.com/UploadFiles/2010130152746636.jpg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本来世间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对于CHIC,走出这条路的是上海人、湖北人、北京人、宁波人、温州人、杭州人、东北人、广东人、闽南人、香港人、台湾人,甚至也有日本人、韩国人。

  今天的CHIC和18年前的服博会相比,可谓脱胎换骨。为什么主办方在十年前要给CHIC冠名前加“中国国际”,用北京服装学院院长刘元风的话来说:“那是有前瞻性的。”

  大师的脚步

  在1993年,第一届服装博览会上,皮尔·卡丹、瓦伦蒂诺、费雷的到来,让更多国人近距离的接触了国际大师作品。主办方花了太多的心血,请来这三位来自欧洲的设计师,无疑给中国的时尚业界扔下一枚“重磅炸弹”。

  而这个策划几乎影响了近十年的中国服装精神导向。很多服装设计从业者都以找寻自己成为高级成衣、乃至高级定制设计大师的路作为职业使命。

  一位莅临费雷发布会的业内观众到今天还记得他看大师发布会时的感受:“大师究竟是大师啊!和很多本土学生作品不一样,风格是那么的突出。而试想,如果当初服博会能更多的研究大师何来,而不是只展示大师作品,也许中国服装行业就少走了很多弯路。”

  三年后,蔡民强率名瑞、王林祥率鄂尔多斯以及顺美三个品牌在服博会上与迪奥等国际大牌同台演出,让国人品牌体验了国际水准的威力。

  做外贸礼服品牌的蔡民强在8年后告诉记者:“品牌在什么地方作发布会,意味着市场推动力在什么地方,皮尔·卡丹、瓦伦蒂诺、费雷、迪奥先后在中国以各种不同的生意方式,凭借服博会打开了中国市场的敲门砖,而我们的工作,则是从这场秀中积攒了一些经验,回过头来成为打开美国市场的敲门砖。”

  设计新源泉

  上海人吴海燕在1993年兄弟杯上获得金奖桂冠。当年兄弟杯负责人李欣告诉记者:“那一年是吴海燕34岁,兄弟杯的比赛是对年轻设计师的,规则是35岁之前可以参加。”白羊座的吴海燕再过一个月就超龄,不过,她还是以从容的态度和充满江南味道的清秀作品获得全场掌声。

  第二年,毕业于浙江美院的马可也以“兵马俑”主题的设计作品获兄弟杯金奖。而她们在这个国内最早组织,面对年轻设计师的最高奖项上取得成绩,不仅是主办方对于她们才华的肯定,也是来自多国的各位评审对于中国元素的崇尚。

  正如皮尔·卡丹说的:“中国有那么多神秘东方素材,可作为灵感来源,中国又已经是服装大国了,中国设计师正站在让外国同行羡慕的地方。”

  十年之后,消失多年的马可领衔品牌例外重返CHIC舞台,她的身边还有陪伴她多年,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的湖南人毛继鸿。从2003年开始,在CHIC静态展上,他们都连年率队做个面积不大、创意独特的创意空间,而这种不为纯招商为目的的举措,也让例外这个设计师品牌噱头不断。

  2007年,例外在中国服装年度大奖获得风格大奖,成为本土设计师品牌中含金量最高的品牌。

  今天,例外品牌总监毛继鸿告诉记者:“现在例外品牌一年的操盘流水是一亿元,对于一个坚持风格的设计师品牌来说,走到今天纯属不易。在中国这样大的长尾市场,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被市场诱惑牵扯的东倒西歪,是需要定力的。”

  消失的汉派

  1995年,汉派女装以太和、佐尔美、红人为首,组团来到服博会,轰动一时。同时,这也是首次地方品牌组团的展示。王鸿鹰作为当年太和品牌的首席设计师,告诉记者:“那时候,汉派女装的影响力很大,我也在1999年获得了十佳服装设计师。但是,现在谈起汉派,很多人已经陌生了。汉派是怎么消失的,也成为业内关心的话题。”

  北京蓝地服装服装公司肖文玖说:“汉派被追捧的时候,甚至连北京人都喜欢,线条大气,色彩艳丽。不过很快的,她们又不喜欢了,因为京派、杭派、瓯派、甬派、鹏城女装的崛起,断了汉派的市场出路。”

  不过,王鸿鹰是史上获得十佳年纪最轻的设计师,1999年,她才20岁。而2005年,她又一次被评为全国“十佳”服装设计师,那时,已经是效忠红豆集团了。汉派在崛起不到5年的沉沦,让王鸿鹰客走各地,工作过的企业有:杭州阿维妮、上海玖姿、香港MYTHE CO.、杭州秋水伊人、江苏红豆、内蒙古鄂尔多斯……

[NextPage]

  英雄的梦想

  1998年对于服博会来说不寻常。那一年,北京白领女装董事长苗鸿冰首次以品牌为赞助方支持了服装博览会的专业论坛,加速了中国服装品牌经营者的专业化意识和高度。同年,薄涛在太庙办了发布会,这场发布会让很多业内人士记忆犹新。那时侯,正是“京派”女装崛起的时期。

  2002年,薄涛再一次惊现CHIC展馆的时候,在银灰色的背景墙屏幕中播放的仍旧是四年前的发布会影片。2008年,BOTAO品牌全线撤出商场,只留下高级定制工作门店。

  其实,苗鸿冰与薄涛都有同样的英雄梦想,就是能够撑起民族大品牌旗帜。所谓大品牌,融合了太多内容。苗鸿冰说:“不要走的太快,不要走的太慢,只比市场早半步,而不是一步。”这个“半步”理论一度成为中国女装业界被提及最多的话题。而在每年一度的论坛上,“快速反应”、“创意基因”、“渠道模式”都与快速切入、与时俱进。

  作为获得中国服装品牌年度风格大奖的操盘手周严——又一个怀揣民族高级时装英雄梦想的人,她在2006年颁奖典礼时说:“如今的中国服装品牌林立,已远远大于市场的基础需求。所以,从现在起品牌之间的比拼就是价值的比拼。”

  红帮先声夺人

  1998年以来,宁波服装集群地以红帮精神享誉业内外好评。

  杉杉出手总是大气。用郑永刚的话来说:“我们用12年来诞生20个品牌和欧洲用100多年来培育一个品牌相比,并没有什么鲁莽的。这是市场决定的。因为我们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很大很饥渴的本土市场。”

  从1999年开始,在杉杉与CHIC似乎就一直捆绑在一起,而雅戈尔、罗蒙、洛兹则兄弟般在其左右。

  2001年,罗蒙少帅盛静生对记者说:“我们品牌年销售从1个亿跨越到7个亿就是在CHIC上招商的成果。不过,这只是现阶段的成果。预计十年之后中国的服装市场,一定是多元化的,有欧美风、有日韩流,有各种各样的风格和派别同时并存,而多元化品牌经营的路是一定的。”

  2004年以来,杉杉利用CHIC权威平台搞杉杉主题馆,一时间“多元品牌国际化”模式成为业内的热论。罗蒙也紧随杉杉大搞过两年多品牌运营,创建女装品牌“喜丽美狮”。

  而到2009年,胡润品牌榜上,杉杉品牌无名,反而李如成家族的雅戈尔却在前八行列。这似乎是表明“多元化”论似乎过时,好争“老大”之名的郑永刚的多品牌之路,可能走的太猛了。雅戈尔的“衬衫战役”反而凭借简单的红帮精神,走了更久的繁荣。李如刚在采访中却说:“郑永刚依旧是CHIC发展史上有卓越贡献的人。”

  “其实,多品牌国际化战略并没有错。”陈国强说:“很多搞多元化品牌建设的商家只是如苗鸿冰所说,走的太快了一点。而市场多变的潮流风向需要更先进、更科学的商业模式与品牌模式诞生。”  

  温州人野心  

  骊谷与雪歌曾经如同温州女装的两张名片,2000年开始,在CHIC上大放异彩。

  和王鸿鹰的经历一样,祁刚就任骊谷的发布会被炒红。而后来的两年,骊谷商业业绩不再上升,祁刚也转会北京薄涛制衣。

  温州商团的营销爆破力很大。除了女装,还有报喜鸟、庄吉、法派、夏梦、美特斯·邦威、森马、高邦、好日子、红黄蓝等在市场上竞争力很强的品牌。

  2002年1月,森马集团董事长邱光和给了徐波一支优秀团队,让他运营“巴拉巴拉”童装。徐波借鉴了森马的发展经验,将虚拟经营引入巴拉巴拉,结果第一年就开出了50余家连锁店。2004年,便曾创下最高单店日销售额10多万元的纪录,年销售额超过亿元,巴拉巴拉的同比增长率为108%,写下了中国童装的销售神话。

  “今天的CHIC的确成了全国服装行业的晴雨表。而更多失败的教训却给予我们足够的成功方向佐证。”报喜鸟董事长吴志泽曾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往往一个品牌,出现在CHIC上就受到全国代理商与新闻界的瞩目,虽然温州人大多很有生意头脑,而很多时候你要保持相对的冷静。”

  而陈敏说:“温州人不缺胆子,缺的是可提升的持久竞争力。”

[NextPage]

  深圳的温度

  1999年,深圳女装第一次组团来服博会。展现给国人的是毗邻香港的袭人洋气。这种洋气,是在武汉、北京、江南都闻不到的东西。

  马天奴女装,作为那一次深圳团的代表品牌之一,一度也受到消费者高度追捧。而来服博会,无疑是给它们带来了无限的商机。马天奴女装品牌设计总监黄一纯告诉记者:“我们做女装,冬季以皮衣为主打产品,但只在南中国做生意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把店开到北方来,招商是头等大事。参加服博会,交易量就高上去了,规模大了,品牌就有的发展了。”

  凯撒、艺之卉、玛丝菲尔、爱·特爱、歌力思、影儿、欧尼迩、迪丝平、珂罗娜等深圳品牌在CHIC上也收获颇丰。

  十年来,深圳品牌一直不断努力,无论哪一届服博会都能看见深圳的女装品牌。

  淑女屋品牌董事长许和告诉记者:“我们2004年在CHIC期间做发布会,成为我们招商的爆破点。虽然在品牌发展过程中,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之间也有阵痛,但是CHIC是本土服装品牌的招商第一招牌已经毋庸置疑。”

  在2004年,深圳的女装品牌空前繁荣,据深圳服装协会秘书长沈永芳说:“事实上,深圳一年有1000多家品牌倒闭。但是成长起来的仍旧很多。”

  品牌专家杜夏告诉记者:“在这十年来,深圳品牌是营销、生产、两项都抓、两项都硬。这样,品牌营运模式无论如何创新,都有很好的硬件配套基础。让女装产业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杭派大家庭”

  记得2001年,浪漫一身品牌董事长薛亮是拄着拐到北京参加“杭派”发布会的。而作为“杭派”女装资格最老的一位,薛亮似乎对于“杭派”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他心里想的,更多是打好品牌牌,而不是组团炒作。

  “中国女装看杭州”的口号在人民大会堂的女装论坛被叫响,杭州四季青市场董事长吴文宏作为出资方,旨在成为杭州女装业界有影响力的人物,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市场品牌招商。

  秋水伊人、古木夕阳、流金岁月、薰香、三彩、维婷等女装品牌阵容强大,以婉约风格,让杭州女装在全国代理商面前有了惊艳的亮相。而以江南布衣、浪漫一身为首的杭州品牌实力派们却并不喜欢这个说法,他们觉得叫“派”也许会重蹈“汉派”的覆辙,更大引发抄款风波。

  “研发很重要,哪个品牌都应当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不希望被同化。”2001年的服博会上,李琳曾对采访江南布衣是否是杭派女装时,这样说。

  不过,到2004年,发展起来的杭州女装集体变脸了,几乎每一个曾打“杭派”发展起来的女装批发品牌都在旗下新注册洋品牌名称标识,供进入商场经营。

  秋水伊人旗下COCOON、古木夕阳旗下OTT逐渐崭露头角。而这些以英文字母注册的伪洋牌多少都让原庄吉品牌设计总监张辛可有些痛心疾首。因为,杭州味道的设计基因就在这个过程中几近灭绝。

  COCOON品牌创始人应翠剑对记者说:“杭派是个大家庭。只是品牌需要与众不同,各有千秋。“

  流金岁月品牌董事长连华说:”从前我们都一起手拉手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我们壮大了,所以选择各自的发展之路。”

  闽南号快车 风向变的很快

  2003年可以说是CHIC的石狮年。石狮作为2003年展会的“特别协助城市”,政府大力扶植了闽南服装企业的发展壮大。七匹狼、爱登堡、劲霸、柒牌、利郎、卡宾、九牧王、才子、与狼共舞、虎都一时间成为福建的“土特产”。尽管石狮企业组团出马,但不再用“闽派”做为宣传词。

  周少雄告诉记者:“品牌要有持续发展的竞争力,要专业化、国际化、时尚化,才是出路。”

  当规模与影响力成为CHIC在全国服装展览与交易会上的“皇帝”时,从七匹狼品牌成长起来的安杰,这个品牌营销专家,也顺风顺水的应用招商牌,帮助品牌崛起。而才子集团董事长蔡宗美却笑谈自己搭上了闽南最后一班快车。因为一个地方服装经济的发展只是三五年之势,随势做大做强,有政府支持,利用CHIC平台便有品牌业绩快速增长的机会。据悉,在2004年,才子对CHIC配套招商,一年的开店数量超过1300家。

  哈尔滨“强女人”

  尽管在哈市最大的SHOPPING MALL里吃喝购物可以抵御外面的寒冷,而王丽梅却不是留在家乡的炕上吃酸菜汆排骨。她南下、南下、再南下,甚至到了深圳——看风景,看品牌,看服装业的发展动向。

  在2003年,她作为哈尔滨红博商业大手笔赞助了中国服装论坛,她说:“十年间,中国服装论坛确实是对中国服装界起到一种引领的作用,特别是在理念上。未来的十年当中人们更理性了,所以说中国服装论坛在理念上,在理论上,在智力支持方面对中国服装界将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王丽梅不愿意让别人说她是个“女强人”,认为“强女人”比较贴切。她说:“洋品牌进入中国呈围圈跑马态势,本土品牌需要大力发展,更多商家应该和品牌商联手共同成长。因为时尚在南中国发展迅速,而自己经营的商业地产却在最北的地方。最北的地方的女人更爱穿衣服,所以,作为一个女人,我才总是南下。”

  拿服博会中国服装论坛15年的组织者王军当时的话来说:“只能作秀的不是大师,只是招商的不是名牌,品牌要彰显大品牌的味道。”

  CHIC的迅速发展,现如今参展商想拿到好展位特别难。它不仅是联系南中国与北方的纽带,同时也成为联系国内外服装信息的窗口。 

  从顺子到渡边

  谈到在CHIC上采访的外籍人士,首先想到的是两个日本人。

  第一个是日本设计师小筱顺子。1994年第一次在中国做发布会的时候,给所有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她特别的穿戴打扮让她好像盏灯,走到哪里都被当成“外星来客”,而这位设计师在中国做完发布会,只虚图了名气,没有什么商业成果。

  第二位是日本世界服装株式会社副总经理渡边昌和。他是2007年带着旗下珂罗蒂雅品牌来CHIC招商,坐在一堆中国人里面几乎看不出来他不是中国人,采访的时候,翻译说不清楚的时候,他就索性说起中国话。

  渡边昌和告诉记者:“我们来中国做了十五年生意了,CHIC也变化很大。现在搬到新场馆,这里人流少了,不乱了,专业买手更多了。”

  平价快销热

  在2004年开始,中国服装行业开始探讨快销模式。本土品牌所参照的是GAP、ZARA、H&M等国际品牌。

  美特斯·邦威、森马、太平鸟、CC&DD、阿依莲、以纯是随平价快销风刮起成长壮大的品牌,它们也是CHIC的常客。

  “快销品牌的增长速度通常是每年递增2倍多,也就是第一年的销售5000万,第二年就可以到1个亿,第三年就可以到2个亿。”专家杨大筠如是说,“只要商业模式合理,品牌能够快速崛起。”

  安杰告诉记者:“招商是平价快销品牌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关键所在。”

  太平鸟品牌董事长张江平告诉记者:“我们的展位是有创意的,是让代理商看见就不会忘记的。这一点我们花了很多功夫。” 2007年太平鸟也因为连续三年最引人的展位设计得了中国服装年度奖创新大奖。

  曾获得中国服装年度奖策划大奖周成建及其家族以204.8亿人民币资产在2009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排行第13位。

  品牌旁观者

  2007年,爱慕内衣品牌也获得过策划大奖。而这个时候的中国服装品牌大多都开始打文化牌。

  “我们绝不仅是销售内衣产品。”张荣民说,“是在经营内衣产品的时候,把我们的品牌文化传播出去。”

  而随着爱慕的现身颁奖典礼,童装、孕妇装、特体服、家居装、亲子装的概念也逐步引入CHIC,原来以地方组团的形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以品牌的品类分类和风格分类。

  2008年,森马旗下巴拉巴拉童装品牌获得潜力大奖。

  深圳品牌歌力思继例外品牌获得中国服装年度大奖获得风格大奖。而歌力思品牌总裁夏国新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意人,他习惯说“我们”,而很少说“我”,他说他是品牌的旁观者,在CHIC获奖前后,都应当冷静判断品牌未来的方向。而这样的品牌经营者却以稳健的步伐,特色的经营再现了民族品牌的神韵与成熟。

  设计师刘洋告诉记者:“当女性消费者对于内衣品牌的消费成熟之后,国人的穿着方式,穿衣诉求都发生变化,品牌定位风格会切的越来越多。”

  奥运冠军年

  2008年,是杉杉、李宁、恒源祥大打奥运牌的一年。而事实上,李宁从2007年就有惊人之举——LiNing kids惊现CHIC让很多业内人士感受到了时代合作与混搭的魅力。原来,李宁公司与派克兰帝公司合作推出的专业儿童运动休闲系列。从此,李宁这个运动品牌已经开始把手伸到童装、青少装的领地。

  “看来耐克到哪里,李宁也到哪里。”在2007年CHIC相关负责人在人头攒动的现场说。而事实上这场博弈正是一种无始无终的较量。

  恒源祥董事长刘瑞旗告诉记者:“我们比洋品牌在本土市场更有竞争力的,一是品牌文化,二是更了解中国的渠道国情。所以,从2003年我们就参加CHIC,在这里亮相很重要,这是一场民族品牌的集会。”

  杉杉男装代言人刘翔的巨幅海报出现在CHIC展馆里的时候,一种强大温暖的力量,让更多专业买手驻足。

  随着参展品牌商的发展,每一年CHIC在展区设置方面都有很大改变。不过,让CHIC主办方最欣慰的是,在CHIC上,更多民族品牌的崛起,更多更有竞争力的民族品牌加入进来。

  春秋时代……

  香港设计师邓达智也是CHIC的常客,如果不是CHIC,邓达智的阵地就是香港时装周。而香港时尚汇展和流行趋势发布会却让这位香港设计师有了来北京的机会。

  CHIC上的著名设计师邓达智告诉记者:“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有更多的中国设计师从这里让世界知晓,更多的品牌从这里迈出走向成熟走向国际的步伐。”

  事实上,这是一个各领风骚的时代。在CHIC,高德康的波斯登领衔羽绒大军曾在这里集会,吴丽峰担纲丝绸梦之队曾在这里在这里亮相,王林祥率鄂尔多斯与那些羊绒巨鳄也曾在这里汇合,还有岑润洪的威鹏代表的牛仔团队……

  无论如何变化,一些民族品牌都在这里常年的展示着自己的实力和不断创新的形象,那些品牌正一步步深入消费者的内心:白领、美特斯·邦威、杉杉、波司登、雅戈尔……

  更多的故事都来不及说,而走的人多了,这条路就被越走越宽阔,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光明。

 


 

http://cn.ppzw.com/ppz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