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姑苏城里诗意栖居
记者 赖智慧
“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在为自己挑选老年栖居城市时,王明达想起了余秋雨在《白发苏州》中对苏州的这一描述。这座以园林著称的城市适合白发人居住吗?这是王明达最关心的。
从事投资的王明达50岁开外,长住北京,因小时候长在南方,对南方水乡情有独钟,退休后最大愿望便是找一江南小城,择水而居。不过,由于自己从事投资,王明达对城市的“宜居”条件里除了气候、环境、交通、治安、生活成本外,还多了地产、经济、城市规划等几项“硬件”。
基于这些条件,王明达今秋改乘火车和公交车,亲自到苏州浏览一番。这座江南城市给王明达的最初印象是精致小巧,全市面积8488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826万人,其中市区户籍人口不过238万人。
尽管浏览时并非阳春三月,但依旧空气温润,环境舒服。事实上,苏州地处温带,属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城山水相间,周围低山丘陵零星散布,境内河港交错,湖泊出奇的多,西有太湖和漕湖,东有淀山湖和澄湖,北有昆承湖,城市中部还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这对在缺水北方城市久住的王明达而言,尤显难得。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最让王明达留连的还是当地名胜,中国四大名园中,苏州就占有拙政园、留园两席,同样齐名的还有“吴中第一名胜”虎丘,以及游人如织的水乡周庄和同里。站在寒山寺门前,王明达情不自禁念起唐朝诗人张继那首《枫桥夜泊》,想像自己老年后在姑苏城外游历园林和太湖,听寒山寺钟声,听昆剧和评弹,无限憧憬。
不过,作为“宜居”重要条件的城市交通让王明达略感遗憾,苏州没有民航机场,乘飞机要取道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或无锡硕放机场,但发达的公路交通似乎弥补了这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