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和品牌归根结底就是实力
《新营销》:研祥在各个行业内的应用比例具体如何?
蒋书锦:我们在全国设立了44个分公司和子公司,实行一对一24小时服务。现在大型工程都采用招标方式,去年上海4条地铁线招标,全部被研祥拿下。在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招标中,研祥和德国的一家公司各获得一半合同,而二期工程则全部采用研祥的产品。北京四、五、九、十号地铁线也采用了研祥的产品。在中国南方,每3台ATM机有2台是研祥的,北方每3台ATM机有1台是研祥的。在加油站,研祥的产品占有75%的市场份额。应用最广的是地铁、ATM机、POSS机、道路监控、烟草、环保等领域。
《新营销》:通过工程竞标,研祥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蒋书锦:在工程竞标方面,一开始人们比较迷信海外品牌,现在好多了。竞标有两个要素—品质和品牌,但归根结底是一个要素—实力。我们的研发人员比别人多,推出新产品的速度比别人快,做出的产品比别人好,品牌知名度比别人高,售后服务比别人好。其实竞标就是这么回事。
-开拓海外市场要先树立品牌
《新营销》:研祥开拓海外市场,进展顺利吗?
蒋书锦:研祥已经进入海外市场,比如德国、俄罗斯、荷兰、以色列等,重点市场是欧洲。我们在印度、韩国等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每个市场的情况都不一样,没办法复制。在海外市场,一定要先树立品牌。客户对企业实力、产品品质的认定,比对价格的认定要强得多。你不可能指望在海外市场打价格牌。
《新营销》:“研祥在2017年要做到世界第一”,这个时间是怎么算出来的?
蒋书锦:从1993年到2007年,研祥主要做前期性投入。从2007年到2017年的“十年规划”,我们争取在2015年提前实现。从目前看,金融风暴帮我们把这个时间往前提了。金融风暴对我们而言是个机会。
国内有4万亿投资,我们现在做的项目,很多与此相关。至于海外,研祥的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内市场的支撑。我们在海外市场上起步比较晚,海外业务是我们的短板。我们的两个主要竞争对手,在国内市场上已经被我们打败了。此次金融危机,我们没有受到一点影响,可是却让竞争对手停了下来,足足为我们争取了两到三年时间。
-像大众消费品企业一样做营销
《新营销》:研祥在营销方面有没有受到其他企业的启发?
蒋书锦:这个行业出彩的营销案例并不多,它不像快速消费品、保健品等开放性行业。对我们有启发的是三一重工。三一重工和研祥有相似之处,产品都不是大众消费品。我们有个团队专门分析过和我们相似的企业,发现殊途同归。它们之所以成功,其中一条就是抢在竞争对手前面跨出了一步。最初人们都不知道三一重工是做什么的,但它最终做出了知名度和品牌。
《新营销》:研祥未来的营销策略是怎样的?
蒋书锦:我们现在把研祥当做一个生产大众消费品的企业来做营销。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线上线下活动,都是一种整合。现在我们线上有活动,线下有支持,媒体有报道,不把一件事情孤立地进行推广。就像“Inside战略”,从专家论证、提意见到召开新闻发布会,再到网上传播,就是一个整体的活动。只要能利用的有效营销手段,我们绝对不会放弃。研祥有个目标,就是为了达到品牌宣传最大化,在非大众消费品行业中做大、做深扩展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