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结算憧憬
在现行外汇制度框架下,无论沿用美元还是改用人民币,都难以摆脱困境,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开放度提高,将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的市场需求正日益强烈,这在边境贸易和地下交易中的反映尤为明显。
央行南宁中心支行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云南、广西两省区与东盟的边境贸易,一直以来均以人民币结算居多。在广西最大的边贸城市凭祥,2008年边境贸易额81亿美元,其中近六成采用人民币结算。
交通银行的前述研究报告指出,2005年汇改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中有升,这一态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与此同时,中国的CPI逐步回落的趋势也已基本确立。人民币对于国外商人的吸引力正在增长。
“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对那些在大陆开工厂的港资、台资企业的利好还要更大一些。” 深圳信诺贸易有限公司的周经理说,虽然本次试点细则还未公布,但可以预见的是,使用人民币支付将大大降低外贸的风险及成本。
人民币跨境结算,将使张强们的烦恼走向终结。对于外贸工厂来说,使用人民币签订外贸合同,材料、成本的收益基本可以锁定,也不需要承担汇率的风险。
在珠三角,许多外贸商人已经在急切地呼吁在新一届广交会前出台人民币跨境结算实施细则,“这样可以让出口企业在广交会上大胆地接订单。”广东省丝绸集团董事长蔡高声说。
而且受益的还不仅仅是外贸企业。
对于那些母公司在境内,但在海外有投资的中资企业,或是母公司在境外,但在境内有一定投资规模的企业来说,今后他们自己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也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贸易结算,再也不必为汇率风险而失眠。
只要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有利可图,外贸商接受人民币的速度,可能会比人们想象的要快得多。“就好像早几年香港人来深圳的茶楼里喝茶时,大家都愿意收港币,而现在完全倒过来了,谁都要求收人民币。”周经理说。
(本报记者陈昆才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