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国家重启“大乙烯”


[ 何 清 21世纪经济报道    更新时间:2009/4/11  ]    ★★★

 

隐忧

长期以资源提供者身份出现在国际市场上的产油国,于2000年前后,为了改变对资源出口的过度依赖,纷纷加大投资力度,向石油产业链的中下游扩张,并与中国一起成为近年来乙烯产能增长最迅速的地区。

在石化产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的同时,新增产能将在最近几年集中释放。

根据舒朝霞在上述论坛上的介绍,2009年中东有922万吨乙烯新增产能将发挥作用(其中包括2008年第四季度投产的452万吨能力),同时有700万吨聚烯烃投产(含2008年第四季度的338万吨),我国280万吨以上的乙烯产能也将在今年释放,此后的2010~2011年中东地区还将有1000万吨乙烯装置建成投产。

ICIS负责聚合物业务的亚洲经理周碧林也在论坛上透露,据ICIS统计,2009年中东将释放321万吨聚丙烯产能,530万吨聚乙烯产能,其中包括低密度聚乙烯100万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190万吨、高密度聚乙烯180万吨,亚洲将是其新增产能的主要目标市场。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炼化所所长张福琴则预计,2011年中东地区聚乙烯、乙二醇和聚丙烯产能将分别达到1600万吨、1000万吨和760万吨,届时出口量将分别达到1377万吨、995万吨和482万吨。根据中东各国石化发展计划,未来80%以上的乙烯用于生产聚乙烯和乙二醇,且出口比例在60%以上;2015年聚丙烯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年,是目前的3.6倍,未来中东聚丙烯的供需格局将发生变化,大量出口。

我国石脑油裂解装置乙烯成本530美元/吨,中东乙烯单套规模在80万~130万吨/年,采用乙烷生产乙烯的成本只有200~240美元/吨,相比之下,中东石化成本优势明显。

“它们一边大量出口石油,同时将原本烧到不要的、与石油伴生的天然气资源收集起来作为乙烯原料,因此其成本优势无可比拟。”曹晓晞说。

正是鉴于中东石化企业的成本优势,近年来陶氏、巴斯夫等跨国化工巨头纷纷决定改弦易辙,打算放弃乙烯及聚乙烯等大宗化学品业务,改向附加值更高的精细化工、特种化工发展。2009年3月9日,陶氏宣布将在4月1日前完成对特种化工品生产商罗门哈斯的收购,完成了其向特种化工供应商转型的第一步。

曹晓睎说:“其实日韩等石化生产商前期抛售乙烯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它们在向附加值更高的产品转型。”

但博禄集团汽车产品事业部副总裁刘威持有不同看法,“中国市场很大,乙烯及下游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很高。不是哪一家公司就能够垄断的;而且一旦危及中国乙烯产业发展,中国政府会依据WTO相关规则,启动关税等保护性措施,这不是产油国石化公司希望见到的。”

刘威的观点得到中国石化协会产业发展部主任孙伟善的认可,“如果将乙烯下游产品的进口量全部折算成乙烯的话,2008年我国乙烯进口量仍达2000多万吨,因此中国石化企业的发展空间很大。”

根据2009年2月26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2008年国内乙烯产量998.3万吨,初级形状的塑料(乙烯下游产品,包括聚乙烯等)进口量达1771万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食品安全标准亟待提高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银行业保密时代终结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