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
根据记者了解,中石化内部大部分人士是支持镇海炼化乙烯项目复工的。
一位中石化人士就表示:“最危急的时刻已经过去,去年10月的价格不会再次出现。现在乙烯价格已回升至800美元/吨左右。(镇海炼化)大乙烯项目投产后能够盈利。即便再遭遇去年10月的价格战,以镇海炼化的规模优势,大乙烯项目也能够盈利,这是经过仔细测算过的。”
事实上,镇海炼化是我国最大的炼油基地,也是国内效益最好的炼化企业。
根据内部提供的资料,该公司现有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2300万吨/年,2008年完成原油加工量1935.6万吨,继2007年之后蝉联全国炼厂第一;不止于此,在2008年炼油行业集体巨亏的情况下,该公司亏损额控制在不到销售额的5%;2009年1月,中石化旗下炼厂利润排名中,镇海炼化再居榜首,创造利润占中石化炼化板块总利润的25%。
“这是因为镇海炼化不但规模大、集约化水平高,而且劣质油加工能力强,装置可以适应许多不同种类的劣质油,从而在应对国际油价波动中有了更大的回旋空间。”上述支持复工的中石化人士表示:“有了这样的基础,将为大乙烯项目提供充足、廉价的原料保障”。
据其介绍,镇海炼化目前论证项目可行与否的着眼点,主要包含两方面:其一,未来市场的变化趋势,乙烯价格是否还有再创新低的可能;其二,面对的产油国未来两年将要投产的乙烯装置,镇海乙烯项目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
“尤其是对第二点的论证,镇海炼化高层十分重视。他们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团队,专门收集产油国乙烯项目的特点、优势等信息,并要求规划、生产、科技、市场等部门进行专项的应对方案设计。”上述中石化内部人士说:“日韩的倾销行为让镇海炼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竞争力,日韩的倾销是短期市场行为,而产油国的低成本却是天生的,它有能力长期施行价格战。”
中国化工网总编刘心田就认为,“欧美日韩及我国石化企业多使用石油裂解方式获得乙烯,成本大概在530美元/吨。乙烯价格跌至500美元/吨以下,不但中国石化企业无法盈利,韩企业也不可能盈利,它们是在用倾销回笼资金。”
鉴于产油国的成本优势,镇海炼化决心改变工艺路线,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生产对方不占优势的产品。
镇海大乙烯项目的空间是,因为全球乙烯原料分为两类,目前主流企业多使用石油裂解石脑油的方式获得乙烯,而产油国乙烯原料主要来源于天然气裂解后的乙烷。“虽然其成本只有200-240美元/吨,但很多下游产品是乙烷基乙烯生产不了的。
据上述中石化内部人士介绍,镇海乙烯未来将生产对手不具优势的化工产品——苯乙烯、环氧丙烷等高碳分子产品,而对竞争对手有优势的乙烯下游产品,则采用灵活的生产方案,如考虑多产环氧乙烷,避免直接冲击。同时全厂总流程中选择价格低廉的富乙烷气和加氢裂化尾油做乙烯原料,即通过原料的多元化来降低成本,实现竞争力提升。
此外,为了尽可能减小投资风险,中石化已同意改变过去对化工原料吃干榨净的一贯做法,决定将镇海乙烯生产的原料,如C5、C9和乙烯焦油等供应给地方的下游生产商,由它们直面产油国乙烯产能的竞争。
“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对市场变化反应快,产油国毕竟远离中国市场,到时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自镇海乙烯项目启动以来,宁波市政府即在镇海炼化附近设立了镇海化工园区,专门吸纳围绕镇海乙烯项目建立的下游化工企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阿克苏诺贝尔公司投资建立的两家生产螯合剂和乙烯胺的化工厂,预计分别在2009年和2010年建成投产,很多江浙民营资本也在筹划入园设立自己的化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