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洋彼岸美国的信用卡危机呈愈演愈烈之势时,国内信用卡不良贷款率也在大幅飙升。
3月24日,上海市银监局披露,截至2008年底,上海信用卡(特指贷记卡)发卡存量达3250万张,已近人手两张;上海各持牌信用卡中心不良贷款率为2.42%,同比上升0.76个百分点。
不过,如果换一种计算方式,信用卡不良贷款率的增长将是另一个惊人的数字:对比2007年不良贷款率1.66%的数字,信用卡的不良贷款规模事实上是增长了45.8%。
当日,上海银监局向在沪商业银行和信用卡中心发出风险提示。
高企的不良率
信用卡业务一贯以低不良贷款率、不占用资本而被各银行大力发展,如今却出现明显的不良贷款增长。
截至2008年末,上海各持牌信用卡中心不良贷款率为2.42%,同比增长 0.76个百分点,增幅约为45.8%;在上海的中资商业银行分行信用卡不良贷款率为2.2%,与同期上海市场各项贷款1.51%和个人住房贷款0.6%的不良率水平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
不过,造成信用卡风险上升的另一原因就是庞大的规模效应。银行卡业务报告显示,从在沪中资银行分行发卡存量来看,贷记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8年末发卡存量达804万张,较年初增长高达72.9%。从信用卡专营机构来看,上海各持牌信用卡中心2008年末发卡存量3250万张,全年累计交易量3526亿元,均较上年有大幅度增长。
“即使剔除掉规模的因素,信用卡市场的不良率增长也是比较高的,这值得我们监管部门重视。”上海银监局人士表示。
针对上述问题,上海银监局昨天向在沪商业银行和信用卡中心发出风险提示。
上海银监局提出监管要求:一是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对商业银行在银行卡收单业务、信用卡发卡业务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过程中规范经营行为;二是努力规范银行卡创新业务,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高度重视银行卡犯罪,就非法套现、信用卡伪冒等情况及时向商业银行进行风险提示,帮助商业银行共同打击银行卡犯罪行为。
“确实在信用卡这块开始出现不良,不过不会出现像国外那种蔓延不可控的情况。”交行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表示。
招行信用卡中心彭千认为,可能是目前信用卡无法核销造成了信用卡不良率的增长。银行的其他业务的呆坏账都可以通过拨备来冲抵,而信用卡呆坏账核销则不被允许。
不过,伴随不良率增长的也是信用卡的高速发展。从增长速度来看,上海银行卡业务2008年实现各项收入合计39.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1.2%,远远高于同期上海银行业营业收入31.56%的平均增幅;银行卡利息收入全年增幅同比大增179.33%,增速明显高于中间业务收入,利息收入在银行卡收入所占比重也由2007年末的15.74%快速升至23%。银行卡业务对商业银行收入增长的推动作用越发明显。2008年,信用卡贷款余额以不到全部贷款余额的0.43%,实现了银行全部利息收入的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