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九三粮油孤岛靠岸


[ 李平 经济观察报    更新时间:2009/3/14  ]    ★★★

 

危局之下

在与外资的斡旋中,田仁礼和他的九三粮油还能坚守多久?答案似乎很近。

“这一次的消息和以前那些外资并购九三粮油的说法还是有些不同,最重要的是环境改变”,一位分析师评论说。

2004年的三四月份,大豆期货市场陷入了一种狂热状态,结果却是国内加工商损失惨重。

业内人士估算,整个中国大豆产业在那一轮市场波动中损失超过80亿美元。

大批企业的资金链因此断裂,不得不引入外来资本兼并重组,益海嘉里、ADM、邦吉、嘉吉等外资粮商趁机渗透中国大豆产业,甚至中粮、鲁花等国内油脂业巨头也不得不接受了外商合资的要求。

这也被看作中国大豆产业的第一轮洗牌。那时,田仁礼带领九三油脂躲过了这场危机,成为中国硕果仅存的民族大豆加工企业。田仁礼也被认为是民族大豆产业的擎旗人。

2007年,某外资公司将收购九三粮油(当时名为九三油脂)49%股份的传言喧嚣尘上,但最终却不了了之。事后有分析人士指出,九三粮油其实更想获得政府的支持。

现时情况又有些不同。

据本报了解,更多的并购重组也在酝酿中。据哈尔滨一家咨询机构负责人介绍,当地大大小小的油脂企业普遍都在寻找买家。“很多企业现在都是勉力维持,如果没有注入新的投资,肯定要死一批。”

根据这位人士介绍,目前黑龙江省约有大大小小数十家大豆压榨企业,但是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就普遍开始亏损,绝大部分的企业选择了停产歇业。在最严重的12月份,停工率达到95%。

亏损的原因之一是市场波动,从2008年7月至今,大豆价格从高峰时的5855元一度跌破3000元/吨,绝大部分企业再次出现巨亏。据田仁礼测算,全行业的亏损额可能达到23亿美元。不过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刘兴强认为,很多加工贸易企业接受2004年的教训,通过期货套保等手段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这轮市场波动的冲击。

如果说市场的风险尚可规避,那么相关调控政策的挤压则把大多数粮油加工企业逼上了停产的绝境,尤其是东北地区使用本土大豆的加工企业。

目前,有关各方为保障东北豆农利益,以3700元/吨的保护价在东北地区临时收储600万吨大豆,但这项政策却误伤了当地加工企业。一些加工企业主抱怨,调控使得本土大豆比进口大豆价格高出近千元,使用本土大豆的加工企业因此面临着空前的生存危机。

“5个油厂已陆续停产了。”黑龙江阳霖油脂集团的营销总经理陈维庆对本报说,“如果正常开工,企业一天得赔三四百万元;而不开工,一天则亏100万元左右。”

据黑龙江省粮食局一位官员透露,当地榨油企业的困境也让地方政府揪心,为此该局正草拟一份关于扶持本土大豆加工企业的文件,主要内容是 “建议国家把今年临时收储的大豆按市场价销售给加工企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星巴克的“平民化”之路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谷歌公开披露邮件服务故障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