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危机突围系列之7:危机下的企业应对策略
鳄鱼的传说,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企业应对之道
一.金融危机,现实比想象的要残酷得多
温家宝总理在2月28日与网友交流时说“金融危机还未见底”。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在2009年新年后第一次对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中国经济现况和未来展望所表达的公开信息。其中的警示和含义也许并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和重视。就象2008年初温总理说“今年是最困难的一年”未引起国人足够的重视一样,当时的舆论导向还停留在金融危机会不会对中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一肤浅的、乐观的臆断和侥幸的观望之中。
但是,随后而来的事实却让我们,特别是中国的企业家深刻体验出彻骨的寒意!股市下挫、楼市跳水、GDP下滑、企业倒闭、工人失业、老板“失踪”……加工制造业告急!能源业告急!房地产业告急!金融业、纺织业、汽车业、装备制造业,甚至IT业、高科技行业都纷纷传出倒闭、裁员、减薪、巨亏的消息。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行业2008年的经营状况,清晰地了解到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实体所造成的伤害程度:
中国电力系统:2008年由于受到上半年煤价上涨和下半年金融危机影响而导致的用电量下降等因素的轮番挤压,全年全系统亏损总额达到700亿之巨!资料显示:电力系统内的几大巨头,如华能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和国电集团分别亏损额为34.07亿元、48.47亿元、59.65亿元、60.71亿元和65.46亿元。
中国石化行业:据《京华时报》报道: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2008年11月公布,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石油化工全行业亏损企业达4360家,亏损面14.9%;亏损企业亏损额1605.95亿元,同比增亏1378.3亿元,增加605.6%。9月以后,五成以上产品产量同比下降,企业产品库存上升,价格暴跌。
从化肥、农药到染料、涂料,从橡胶、塑料到化纤单体,从无机原料到有机原料,都出现了价格普遍回落。9月,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树脂、塑料助剂、合成纤维单体和聚合物出现全行业亏损。
中国纺织行业:2008年中国的纺织业出现了自2003年以来的首度负增长,企业亏损面由上年度的16.97%扩大到20.44%,纺织行业的亏损额高达227.5亿,由上年同期的14.3%扩大到99.9%。
中国汽车行业:据腾讯网报道,在刚刚召开的北京“两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透露:“2008年,中国汽车企业的亏损面达60%至70%”。
外贸出口:2008年,中国外贸出口占中国GDP的份额高达32.5%,而中国的外贸出口主要对象国正是这次金融危机的重灾区美国和欧洲。12月2日,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裴长洪在中国社科院2009年《经济蓝皮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前10月出口实际增长率大幅回落。以广东省为例,2008年1-10月份出口贸易出现了零增长,深圳出现了负增长。这个报告对于实际从事外贸出口和外贸加工的企业和实体来讲,意味着大面积的亏损和闭倒。据最新数据统计,仅广东省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倒闭的企业已累计达到6万家。
IT行业:由于IT业与金融业之间的密切关系,金融危机爆发后,同样未能幸免于难。首先表现在IT业内企业的大面积裁员,比如台湾的富士康集团2008年在中国大陆裁员的人数就达到数万人。而知名企业联想更是出现“三年来首亏,08年第三季巨亏9700万美元”的惨痛损失。。。。。。
2009年,就在人们又开始争论“中国经济会否早与世界率先复苏”的一片肤浅的、侥幸和乐观的臆断、讨论之时,温总理的这句话又代表了什么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