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袭叙利亚的双重恐吓
除了伊朗,美国在中东还有一个对手,这就是叙利亚。
11月27日,IAEA总干事巴拉迪在该机构理事会的会议上对美国和以色列大加批评,美以对叙利亚的疑点设施采取单方面武力行动,以及事后才提供被毁设施信息的做法“严重妨碍了(原子能机构)做出判断”。
他指的是去年9月以色列出动战机炸毁了叙东部偏远沙漠地区的一处设施。今年5月,美国情报机构向IAEA提供信息称,那是一处“几乎完工的秘密核反应堆”。但叙利亚坚决否认这一指责,说该建筑物是一处普通军用设施。
同样是在5月,在土耳其的斡旋下,以色列和叙利亚进行了8年僵持之后的首次和平谈判,虽然谈判至今无果,但其间以色列媒体提前曝光了一份“未经证实的叙以和平协定草案”。
其核心有两点:一、叙利亚要求以色列归还戈兰高地,而以色列则要求叙利亚停止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协助以色列消减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二、以色列要求叙利亚主动公开目前的核进展,同时还要求叙利亚停止与伊朗在核领域的交流,支持国际社会对伊朗的核活动进行严格监督。
根据“草案”,以色列似乎“准备让步”。美国华盛顿大学中东问题专家杜里-拉莫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叙利亚可能“获得戈兰高地这块被以色列事实占领的土地”。
但这其中的玄机是,叙利亚被认定“与伊朗在核领域有交流”。因此有评论说,这份“草案”表面上要求叙利亚交代自己的核问题,本质却是针对伊朗。如果叙利亚想要回戈兰高地,就只能“出卖”伊朗,逐渐瓦解叙伊战略关系,从而孤立伊朗。由此看来,戈兰高地只是一根巨大的“胡萝卜”。不过这也许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华盛顿邮报》援引美国数名高级官员的话说,美国中情局局长迈克尔·海登和一些情报官员4月24日向国会6个委员会展示了一段视频录像和其他证据,试图证明叙利亚曾在朝鲜的帮助下建造核反应堆。《华盛顿邮报》说,这段2007年夏天秘密拍摄于叙利亚一建筑内部的录像显示,该建筑物里面的反应堆与朝鲜宁边的核反应堆相似,并有“朝鲜人与叙利亚人一起工作”的场景。报道还说,看过该录像的情报官员都认为这份证据“极具说服力”。
但也有舆论对录像的时间提出质疑:既然2007年夏天就掌握了“证据”,为什么当时不公布出来?
一种分析认为,选择在叙以谈判之前披露这段录像(姑且不论其真实与否),美以是在故意显示一种“先礼后兵”式的警告。如果“胡萝卜”不能引诱叙利亚就范,“大棒”可能如期登场——先是国际社会介入调查叙核问题,接着可能是决议、制裁,甚至是军事手段。
此后的2008年6月,IAEA派专家到叙利亚基巴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10月26日,驻伊拉克美军首次越过伊叙边境对叙领土进行了军事打击,造成8名平民死亡,14人受伤。
伊朗、俄罗斯等国10月27日对此事表示强烈谴责。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援引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哈桑·卡什卡维的话说,“伊朗以最严厉语言谴责”这种侵犯他国领土的行为。俄外交部发表声明说:“这种单边军事行动无疑将对地区局势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欧盟对于美军越境射杀叙利亚平民的反应也很强烈。10月27日,作为欧盟轮值国主席,法国总统萨科齐公开要求“对整个事件进行彻底调查”。
由于叙利亚是欧盟“地中海计划”的一个关键节点。在欧盟的斡旋下,叙利亚与黎巴嫩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欧盟“地中海计划”的实质是不仅要与美国的“大中东计划”争夺中东话语权,更蕴藏着欧元在此地区逐步排挤美元的构想。在此背景下美军越境袭击叙利亚,以色列威胁黎巴嫩,都似乎显示出金融危机下美国对欧盟“改革方案”的真实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