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大众热点 >> [专题]焦点新闻

金融危机恐诱发新一轮战争


[  新华网    更新时间:2008/12/16  ]     ★★★

  一股势力瞄准了印度经济结构高度依赖外资的缺陷,刻意选择孟买来打击印度经济的稳定性。一旦国际资本在“恐吓”下立刻大规模抽逃,那么连粮食都不能自给的这个南亚大国或许面临崩溃。如果印度恳求美元或欧元再次回来,那么,届时它很可能成为一个被西方资本完全控制的国家。而“国际硬通货”则可以“购买”新德里的对外政策,包括挑起印巴冲突。

  借助向巴基斯坦施压来转移国内矛盾似乎是印度社会的“习惯性思维”,恐怖袭击刚刚发生后的形势似乎在“一如既往”地发展。

  据CNN于12月1日的报道,美国反恐部门的官员也在“提醒”:一个盘踞在巴基斯坦的恐怖组织“拉什卡-塔伊巴”被认为是袭击事件的幕后主使,“很多迹象都表明了这一点,我们无法排除该组织的嫌疑。”《纽约时报》则说,美国国防部一名前高官透露,美情报机构目前掌握的证据可以肯定,巴军方和三军情报局的前任官员参与培训了孟买袭击案的恐怖分子。

  2008年的几个事件与此具有相同的“牌理”。其中之一是,7月7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市中心的印度大使馆门前突发汽车炸弹爆炸事件,致死41人,另有140多人受伤。死者包括4名印度大使馆人员。一天后,阿富汗官员随即指控巴基斯坦是幕后主谋,并称这次袭击事件“带有巴情报机构的特征”。当时即有舆论认为,与阿富汗在所有国家中第一个承认科索沃“独立”一样,这种挑逗无疑代表了美欧共同的声音。随后的7月10日,巴基斯坦军方发言人阿巴斯少将证实,巴印军队当天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交火。“印度军队用迫击炮和轻武器对巴方开火,巴基斯坦军方进行了还击。”

  对于11月底发生的孟买恐怖袭击,伊朗总统内贾德说,“有在印巴之间制造紧张局势的目的”。

  也有分析认为,这完全符合美国的战略需要。如果这场“印度9·11”能被美国“操作”出一个对某些人而言梦寐以求的结局——挑起印巴军事冲突,那么势必对东亚国家形成牵制,甚至拖其入局,与印度军事对峙,从而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破坏“南南合作”。6月14日,印度共产党总书记巴德汉在纪念切·格瓦拉诞辰80周年的活动上说,美国的真正意图是想把印度变成它在这个地区的“前哨”,对抗中国。

  然而牺牲巴基斯坦对美国来说的确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因为驻阿富汗美军的主要后勤补给线经过此地,华盛顿也需要伊斯兰堡遏制巴边境两侧的反美武装,配合“反恐”。

  但是也有迹象表明,“将巴基斯坦炸回石器时代”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在持续不断的驻阿美军越境打击巴部落地区事件之间,美国中央情报局今年5月“确定”了本·拉丹的位置——藏身于世界第二高峰,巴北部山区的乔戈里峰。随后美国智库兰德公司也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警告,巴情报机构和部落民兵一直在为塔利班提供援助,“他们为巴基斯坦境内的塔利班组织提供训练、情报和财务援助,也协助他们越过边界”。据《纽约时报》披露,布什曾在今年7月秘密签署命令——批准美国特种作战部队可以在没有得到巴政府允许的情况下,进入巴境内执行地面进攻任务。

  华盛顿摆出一副“不再维持南亚现状”的姿态,可能导致南亚国家对美国政策的又一轮揣测,可能引发南亚局势的动荡,而一个混乱的南亚又势必阻滞东亚与中东的战略联系。如果事态发展至此,那么,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军事威胁、这场“印度9·11”的“历史角色”以及印巴冲突的诱惑,或许又需要以另一种角度审视了。


  军事打击伊朗的“证据”

  美国军事打击伊朗向来不缺少“证据”。美国大选尘埃落定之后,这些“证据”似乎又在汹涌袭来。

  先是11月1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最新公布的一份报告称,它的监测数据显示,伊朗8月份储备的浓缩铀总量约为480千克,但到了11月份,这一储备量大幅上升至630千克。“按照这一增速,伊朗有望于明年早些时候拥有足够制造出至少一枚核弹头的铀物质。”

  几天之后,英国《每日电讯报》又于11月24日说,西方情报官员日前拦截了一封由“基地”组织二号人物扎瓦希里亲自签署的感谢信,信中对伊朗革命卫队多年来向“基地”组织提供的“慷慨”支持和帮助予以感谢。

  《每日电讯报》说,这封信是9月份签署的,当时美国驻也门大使馆刚刚遭到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该报引用一位西方安全官员的话说,扎瓦希里在信中明确感谢伊朗革命卫队帮助“基地”组织在也门重新建立起了网络,并成功发动了十多次恐怖袭击,包括对美国大使馆进行的两次炸弹袭击,报道还说,这封信“曝光”了本·拉丹的儿子萨阿德的角色,说他可能是“基地”组织与伊朗方面的中间人。

  早在2001年,美国就曾宣称,伊朗为“9·11”劫机嫌疑犯提供了安全通道。而这次英国媒体的爆料,似乎与今年5月美国高级官员的言论如出一辙,当时该官员说,伊朗政府与“基地”组织领导层正在展开秘密接触。

  巧合的是,就在最近这段时间,一方面是“证据”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以色列空军司令内胡什坦则在通过德国《明镜》周刊“放风”:“以色列空军作好了一切准备……在攻击伊朗核设施方面不存在技术或后勤问题。”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7月13日报道,五角大楼一位高级官员称,布什已对以色列空袭伊朗核设施的计划开了“黄灯”。他说,“黄灯”意味着以色列可以继续准备工作,在准备完成后向美方通报。

  此后有记者问美国国务卿赖斯,如果以色列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她是否担心美国会在此问题上受到谴责。赖斯表示,以色列有权单独决定是否对伊朗采取军事打击。

  作为一直主张通过军事行动来制止伊朗核项目的鹰派人士,美国前常驻联合国代表约翰·博尔顿曾预言,以色列将在美国新总统宣誓就职前对伊朗核设施发动攻击,“最佳时间将是2008年11月4日美国大选至2009年1月20日新总统就职期间”。《华盛顿邮报》报道说,一位来自美国国务院的官员认为,如果本届政府结束前在伊朗问题上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人们就会质疑政府的行动能力。

  实际上美国大选刚刚结束,伊朗新闻电视台就于11月5日报道,伊朗军队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近来发现一些美军直升机在靠近两伊边境的地区飞行,有侵犯伊朗领空的迹象。该声明还告诫驻伊拉克美军司令官保持美军直升机活动范围与两伊边境的安全距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和“麻烦”。

  这种可能触发“擦枪走火”的事件令人想起了今年上半年的美伊“海上对峙”。

  4月25日,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一艘与美国军方有合同关系的船只24日早上在海湾地区向两艘“试图接近”的快艇开枪警告,快艇可能属于伊朗。4月11日,五角大楼说,一艘伊朗小型快艇10日驶出伊朗海域,距离美军“台风”号舰艇只有180米左右,美军随即发射信号弹将其驱走,当时还有另外两艘伊朗快艇也出现在这一海域内。今年1月7日,美国军方同样宣称,当地时间6日清晨伊朗舰艇在霍尔木兹海峡靠近一艘美国舰艇。

  虽然这三起事件后来被证明为美国军方刻意制造的“假新闻”,但是有征兆显示,并不排除“弄假成真”的可能。

  美伊今年首次“海上对峙”之后,美国国家安全局于1月8日解密了一批“绝密档案”,其中所披露的最大的秘密是“北部湾事件”的真相:1964年8月1日,美第七舰队驱逐舰“马多克斯”号为收集情报侵入越南民主共和国领海,次日与越南海军交火,击沉越南鱼雷艇。美国政府随即发表声明,宣称美海军遭到挑衅。4日,美国宣称美军舰只再次遭到越南鱼雷艇袭击,即所谓“北部湾事件”。7日,美国国会通过《东京湾决议案》,授权约翰逊总统在东南亚使用武装力量。对于事件的起源,美国政府一直坚称是越南人民军先发起了挑衅,而2008年1月8日解密的档案,却清楚地记录了当时美国军舰之间通话,这些通话显示,越南人民军并没有向美国人发起挑衅。

  实际上导致越战全面升级的“北部湾事件”早在2005年就已经解密,为什么在美伊“海上对峙”之际又要“再解密”?有分析认为,在一个敏感时刻突然解密美国情报部门“策划”出来的“北部湾事件”,有着针对性极强的“实用背景”,实际上就是在威胁伊朗,美国可能如法炮制出所谓的“波斯湾事件”。

  这种分析未必“耸人听闻”,毕竟,本身能源资源丰富,还连接着中东、中亚两大能源中心,并位居东亚、南亚与中东的交通要道上的伊朗,决定着“石油美元”的兴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贪官受贿160万买两百双名鞋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陈水扁拟聘9名律师对抗检方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