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调查都显示,合资汽车企业的产品质量较高;而一些本土厂商的质量问题引起了消费者的反感。在2006年上半年,中国质量协会曾收到50起对东南汽车(菱帅)制动系统质量问题的投诉。低价低端形象的本土厂商增长已经开始放缓增长速度。以低价著称的吉利汽车2007年销量21.7万辆,同比增长仅1万余辆。吉利老总表示,造廉价车的利润率非常低,几乎不赚钱。
吉利、奇瑞开始调整产品结构,正在发展中高端产品。2007年5月,吉利宣布,“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实现从低价战略向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国际化转型” ,并斥巨资进行换标等提升品牌形象的动作。
本土汽车突围路径
重视细分市场,采取差异化策略的本土汽车厂商更容易获得发展。2002年6月,长城推出了8万余元的经济型SUV并获得畅销,2004年,长城又相继推出了功能、定位不同的SUV。2007年,长城SUV以6.47万辆名列销量第一,占国内整个SUV市场份额的17.3%。2007年,长城汽车实现净利润人民币9.37亿元,高于2006年的人民币7.03亿。
本土汽车企业不能简单使用低价策略,同时也应该注重提高品质并重视差异化等竞争策略。本土商用汽车企业的发展过程说明了开发细分市场可以获得较快的发展,占据中高端市场才能使企业持续发展。奇瑞的瑞虎NCV以时尚的外观、轿车化舒适性、提倡休闲生活观念刷新了SUV概念,获得06年都市休闲SUV市场销量冠军。奇瑞汽车的QQ满足了一部分年青群体的消费需求,获得了成功。
未来,是否注重提高技术研发实力,并整合全球汽车产业链的各方资源,是本土汽车企业未来成败的关键。汽车的零部件由上万个零部件构成,对供应链的整合能力是汽车企业重要的竞争力。奇瑞目前拥有了整车、发动机、变速箱三大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保证了其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连续3年保持高速增长。2005年比2004年增长量为10.8万辆,增长率为118%。2006年比2005年增长量为11.6万辆,增长率为61.5%。2007年销量相比2006年净增7.6万辆,增幅24.8%。。奇瑞2007年海外市场销量再次实现翻番,猛增132%,出口达11.98万辆,轿车出口量连续5年居中国第一。
比亚迪重视研发,计划将来从模具制造到整车、零部件的设置,从概念的策划到油泥模型到试制测试,都是自主研发为主。比亚迪公司在上海建了3000人的研究团队,F3、F6都是在自主研发出来的。比亚迪准备在深圳再扩建10000人的团队,建成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汽车研发中心。
全球汽车生产能力向中国转移的过程在加快,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应增强技术实力,提高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应定位为全球市场生产汽车,注重利用全球先进的零部件供应商。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在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中国。企业拥有自主设计研发能力,不仅能造就高品质的汽车,在成本控制上也可具有更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