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十天,北京奥运会即将盛大开幕,投入巨大资源后才获得赞助资格的奥运合作伙伴,包括燕京啤酒、麦当劳、可口可乐等在内的国内外大型食品企业迎来最佳的宣传推广机会。有调查表明,奥运赞助商的品牌知名度有了大幅的提升,像燕京啤酒这类的国内大型啤酒企业正借奥运的影响力走国际化路线。
现象 新一轮奥运营销高潮到来
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奥运全球合作伙伴进入了体育营销冲刺阶段。部分企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仅要与奥组委通力合作,促成本次盛会的成功举办,还将在“后奥运时代”继续拓展中国市场。
燕京啤酒最新的奥运广告掀起了新一轮奥运营销的高潮;可口可乐7月初以NBA明星姚明和勒布朗·詹姆斯出演的最新广告片,拉开其“全球同畅爽,奥运共开怀”系列活动;阿迪达斯邀请多名中国选手推出的奥运广告铺满各类媒体,这是其历史上在单一市场推出的最大规模营销活动;麦当劳打出“我就喜欢中国赢”的口号,为中国队助威;赞助圣火传递的三星,则利用环保建筑材料在北京设立奥运宣传馆,还制作了奥运主题曲“Any Dream”……
啤酒押重宝于奥运
北京奥运会啤酒赞助商包括燕京、百威、青岛等三个品牌。
被称为“国内啤酒十强中惟一没有外资背景”的燕京啤酒,则早在今年年初对外宣称:今年在广告宣传方面的投入将比去年多出1.3至1.4亿元。据悉,燕京啤酒将目标定为,今年通过奥运营销实现50万吨的增长。
燕京同时与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暨中国皮划艇队结为官方合作伙伴,除了提供资金支持,还承诺重奖本届奥运会部分项目的获奖运动员。
与啤酒不同,饮用水、果汁、茶等饮料企业,销量并未受到奥运会的全面拉升,仅在北京地区由于人流量增多有所攀升。“饮料是即时消费,主要受人流量和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消费者并不会因为奥运会而多喝太多饮料。”一位有关多事啤酒饮料营销经验的黄先生这样告诉记者,“电视、电脑可以借奥运主题搞促销、打折降价,还很少有饮料借奥运的名义降价,何况饮料本身价格就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