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晓林 实习记者 王瀛/北京、福建报道
“福建安溪的茶商们也许以后不会借用QQ向陌生人卖铁观音了!”5月18日,福建省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正式开通,开通仪式上,组织方告诉记者,福建省电子商务应用平台的开通意味着茶商们可以将公司的产品供应信息放到这个平台上,不仅可以享受到平台推送的各类贸易机会和全球采购商信息的服务,而且还可以享受到平台贸易撮合团队提供的贸易撮合服务。
之后的6月5日,以“模式创新——APEC电子商务发展新动力”为主题的“第三届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APEC多方成员体的政府官员、企业和行业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电子商务发展至今所遇到的困难与创新途径。
电子商务在今天已经成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动力,而如何使电子商务突破各种制约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业内人士所关注的重要话题。
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据统计,我国网民今年2月已达到2.21亿,超过美国,居全球第一。国际出口宽带量已经超过370G,域名近1200万个,在国家级域名中实用域名仅次于德国,居全世界第二。网站已经超过150万个,网页超过80.7亿。2007年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已经突破了一千亿元大关,同时业内预计,2008年这一市场仍将保持100%的增长。
刘俊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模式创新不足,尚存在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资金投入不足与重复建设服务功能不健全、安全与标准不统一等都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据了解,自2003年以来,中国电子商务进入企业实际应用阶段,资金以企业投入为主,但单凭企业的力量很难建成电子商务平台,即使建成了也规模小,公信力低,服务单一。中央政府虽已制定了国家层面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但是建设一套大规模、高性能、大容量、高可靠的电子商务基础平台需耗时、投资巨大,日常维护与更新也非常昂贵。
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需要安全认证、电子支付等众多的专业性服务来支撑,而这些专业化的共性服务很难依靠区域电子商务平台单独建设来完成电子商务的在线交易、电子支付、贸易金融、跨境货物跟踪、政府业务等贸易全流程服务。
“譬如前不久发生的汶川地震,一旦发生类似这样的自然灾害及各种突发事件,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刘俊生告诉记者。目前,全球范围内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垃圾邮件、网络泄密等问题日渐突出,如何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开展灾难备份建设成为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安全建设的软肋。
据悉,目前B2B(企业应用系统)仍然是中国电子商务的主流,且发展速度非常快。2007年B2B市场的交易规模超过21239亿元,占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91.3%。但是以B2B为主流的中国电子商务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缺少电子支付的电子商务平台是主流;鼓舞平台的功能过于简单;交易功能和服务还不够完善;地区发展水平和行业应用水平不平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