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金兴表示“滨江上市目的并不单纯是为钱,因为滨江不缺钱”,但他同时也表示“上市很重要的是可以拓宽融资渠道,获得更大的发展平台。”对于更多的房地产企业而言,上市融资对于企业发展或者能否继续生存下去,意义实在太重大了。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目前实力雄厚的外来地产大鳄纷纷进驻、楼市竞争日益激烈,但楼盘成交整体清淡的大背景下,在资本市场上能分到“一杯羹”,就意味着企业提前备好了“过冬的棉衣”,有了继续在房地产行业角逐的资本,并有能力在这波行业调整中趁机做大做强。但市场的蛋糕就那么大,资金量肯定会“此消彼长”地流向那些资源更有优势的企业,一批资金实力比较弱的公司难免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市场格局将发生“质”的调整。
正在积极筹备上市的金都房产集团总裁吴忠泉也认为,对于企业来说,上市意味着企业社会化程度更高、运作结构更加规范,是一种转型。与此同时,对于高投入、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企业来说,上市意味着有了更好的资本运作平台,扩大了融资渠道,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据了解,金都、开元、坤和、宋都等浙江房地产公司也都在积极筹备上市之中。上市,正成为浙江房地产业的“主旋律”。
“在广宇、滨江之后,还有更多的浙江房产公司希望能成为新的‘滨江’和‘广宇’。在全省大大小小2000多家房产企业中,凡是有点规模的,现在都有上市的想法,据估计,起码有几十家。”业内人士评价,如今浙江房企的踊跃上市,和当年广州富力、雅居乐地产等企业争先上市有着极为相似的一面———都是在经历宏观调控楼市持续低迷后,企业想要走向全国实现跳跃式发展,希望通过上市之路解决资金和管理瓶颈问题。
相比房地产企业排队上市的热情,投资者却显得格外冷静。“以滨江房产为例,因为杭州房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怎么下跌,而滨江房产开发的项目又基本集中在杭州,近几年的收益情况大致能够看得到,其业绩可以支撑着目前的股价。”浙江利捷的分析师孙皓指出,“但是在四大地产龙头招、保、万、金都表现弱势,尤其是招商地产2008年的动态市盈率已经不过12~13倍的情况下,相对小规模的滨江房产恐怕难以独善其身。”
孙皓分析,房地产缺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长期来看,在宏观调控下,房地产市场会逐渐成为寡头时代,一大批中小房地产商面临着倒闭的风险,而且未来房地产业的利润率绝对不会这么高。
链接
地产浙商上市群落渐成规模
当人们的视线集中在“滨江房产上市”事件的时候,浙江房地产上市企业数量正不断增加,地产浙商群落渐成规模。
早在滨江房产上市之前,浙江已有瑞立集团、耀江集团、众安房产、绿城集团等一批在浙江地区乃至全国知名的房企成功登陆股市。据统计,浙江上市房企数量已经达到13家(见下表)。
事实上,在这些已成功上市的浙江房企之外,还有顺发恒业借壳S*ST兰宝、同方集团借壳ST科健等重大资产重组事件在进行过程中……地产浙商上市群落正逐渐形成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