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讯服装行业的规律是,每年四五月份开始就进入了市场旺季,但今年已到五月中旬,各服装企业却普遍反映市场太冷,一点都没有往年旺季的感觉。
今年厦门服装业旺季不旺,这究竟为什么?厦门的企业如何应对?
销售旺季 连特价服装都不好卖
做了十年的服装生意,邓木水从来没有感觉到服装行业的生意会像今年这样难做。
邓木水是厦门元贝琪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公司的贝琪女装,是“厦门市十大服饰品牌”之一。近几年他们公司的销售额都在7000万元以上。
“我2000年注册公司,打出‘贝琪女装’这个品牌,刚开始没有自己的专卖店,都是寄在别人的店里卖。”邓木水说,即使是从这么低的起点开始创业,他也是发展得比较顺利的。
邓木水的 “贝琪女装”现在已有150多个专卖店,他的第一个专卖店开在中山路附近的局口街。因为第一个专卖店比较小,所以近几年在公司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一些库存货他都放在这个店来做特价。
“以前一批服装做特价,很快就销售一空,但今年不行了,连特价服装都不怎么好卖。”邓木水感慨道。
“特价服装不好卖,新款的服装也不好卖。”邓木水说,按惯例,现在正是服装企业的旺季,“以前这个时候我们都是拼命追货补货,但今年我们根本就找不到这样的感觉。”
厦门圣达威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章爱民也告诉记者,今年厦门的服装业确实有点特殊,现在本来应该是旺季,但销售却没有跟着旺起来。
外贸服装 转内销后加剧竞争
今年厦门的服装行业旺季不旺,圣达威服饰董事长章爱民认为是天气热得比较迟的原因,以至夏装还无法热销。
但贝琪服饰的总经理邓木水却认为,是人民币持续升值造成服装业今年日子难过。
“人民币持续升值后,原来做出口的外贸服装企业日子非常难过,很多企业都因此转做内销。这样,整个市场的竞争自然就非常激烈了。”邓木水说。
外贸服装企业转而涉足国内市场,厦门斯美泰服饰有限公司就是这样。
斯美泰服饰公司是一家中意合资企业,近几年来它每年的服装出口总额均超亿元。随着人民币兑美元的持续升值,出口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为此它把发展的目光转向了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