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新观察

从双星“控权之争”看青岛“五朵金花”未来


[  科技日报    更新时间:2008/4/14  ]    ★★★

  进入3、4月以来,对于青岛双星的总裁汪海来说,正面临一场严厉的“私有化”全民大检阅,除了股东之争,更要面临公众的审视和媒体的集中采访。

    这几天来,关于双星私有化的报道陡然在全国升温,双星和汪海已经陷入媒体与公众掀起巨大旋涡中,一场隐藏已久深刻的危机终于“姗姗迟来”。

    青岛“五朵金花”光荣时代已逝?

    尽管青岛有着“中国品牌之都”的美誉,但有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这得益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飞速发展的“五朵金花”——海尔、海信、青岛啤酒、青岛双星和澳柯玛。

    对于他们的审视,作为熟悉这五家企业的业内人士,我很少在公众场合评价。其实早在2004年10月曾和一些南方企业家在沟通时坦言过,青岛的大企业主宰时代必将迎来一场深刻的危机或变革,青岛的名牌崛起未来关键是控制权的问题。这些隐藏的危机在繁荣的品牌声誉表象中都无法真正掩盖其真相,迟早有一天会逐渐浮出水面。这几年海尔的张瑞敏就基本潜心静默了,他很少出现在公众和媒体声音中,其代表言论是:登山半坡缺氧、利润薄如刀片,他在反思的是中国改革开发30年来海尔如何持续发展、如何面对未来。从整个家电行业2005年开始进入真正的寒冬来看,张瑞敏惯有的清醒和危机意识开始浸洇海尔上下内外。

    2006年海信完成了对危机中科龙的并购,从目前效果来看周厚健仍感吃力,除了文化背景和人才流动外,更为深层的原因是规模已经成为制约家电企业健康发展的门槛,海信是要规模还是要经营质量,周厚健费尽心机。但对于海信而言,能够支持其今天仍能在行业性危机面前生存发展乃至逐渐强健的重要原因是当年在合适的时间,海信义无反顾地做了地产,现在海信的地产已跃为青岛地产的龙头。正是2004年前海信掘金商业地产才为海信集团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血液。而且从海信目前的产品群来看,海信在专注上也逐渐显现出其竞争力,与跨国巨头相比虽有不小差距,但与国内同行相比,海信尚算幸运。虽然,从市场表现来看,海信的CDMA手机项目、电脑项目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收购科龙后的元气仍未恢复,产业整合下一步仍存在很多变数,但就其主业而言,彩电、冰箱、空调三大拳头产品仍有深入挖掘和做精做深的潜力,海信过去走过的弯路正在得到有效矫正。因此,相对而言我对海信的担忧程度略小。

    青岛啤酒在结束了快速收购“一锅烩”时代后,李桂荣和金志国已经清醒地意识到青啤的真正未来不是简单的产能扩张,而是来自对青岛啤酒的控制权。青啤与美国AB控权之争已经持续了好多年,知青人士认为青啤引进AB是“引狼入室”,青啤现在必须进行控权保卫战。从截止到2007年9月30的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看,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美国AB持有流通H股26164.38万股。4月7日来自青岛产权交易所的信息显示,青岛啤酒集团正有意转让的资产包括深圳市青岛啤酒华南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青岛啤酒华南营销有限公司、青岛啤酒(哈尔滨)有限公司、青岛啤酒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22家子公司的国有股权。

    青岛啤酒董秘袁璐说,青啤在扩张初期,每个子公司必须要有两个股东,所以集团就出面,和青啤一起投资创建子公司。青啤的这场战略思路变化在2006年就初显端倪,当年青啤开始整合旗下一些子公司的股权和品牌。2007年后,其战略思路更加明晰,那就是增加对青啤的控制权。而拥有青岛啤酒27%股权的AB集团同时100%控股了哈尔滨啤酒,而作为青啤集团的控股股东——青岛市国资委隶属于青岛市人民政府,是代表青岛市人民政府管理和监督青岛市所属国有资产运营的部门,目前持有青岛啤酒39982万股国家股,占青岛啤酒总股数的30.56%。与美国AB持股比例相差仅有3.56%。因此青岛啤酒解决了控制权的问题,其它问题应该迎刃而解,青啤的产品、口碑、品牌、市场、渠道等都具备相当的实力。

    摆在李桂荣和金志国面前的首要问题显然不言而喻。况且从青啤与AB目前合作的双赢局面来看,青啤并非不清楚自己的未来命运。

    2008年2月春节回山东途径双星的一些工业园,笔者看到双星在园门口大兴土木地建设类似于佛塔的建筑,问施工人员:观光?还是电梯?答:汪海信佛,现在好多工业园在建类似东西。

    在双星现经营的连锁店门口最显要的标志是一只白猫一只黑猫把守店口,这是双星早期文化中汪海对邓小平老人家的“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只要逮着老鼠就是好猫”的敬畏和演绎,而今看到店口把守的这两只尘土垢面的玻璃钢尤物,我们不知所云,是品牌文化还是市场差异化?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阿迪达斯“三包”服务打折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品牌:奥特莱斯中国化路径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