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男装龙头企业又有大手笔。杉杉整合渠道介入奥特莱斯,而雅戈尔则收购了美国企业旗下的男装品牌。
其实在国际竞争趋于激烈,市场国际化程度日高的情况下,2007年,很多中国男装企业都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从一些侧面反映出,中国男装行业的发展方向正在变得清晰。
或许因为距中国年代最早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只有几分钟的路程,中国服装协会2007年各专业委员会年会表现出些许文化气息。在2007年年末宁波清冷的初冬中,中国男装业的领袖们相聚在这块中国现代男装重要的发翔地之一,为下一步的发展厘清思路。
宁波豪生酒店艺廊酒吧幽暗的灯光下,中国男装“大佬”——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永刚谈笑风生,在他的计划中,杉杉将用新的方式踏上新的征程。
“未来的竞争,谁能整合渠道,谁就是赢家。”在郑永刚看来,通过多年的发展,杉杉“多品牌,国际化”的战略已经取得了成功,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则是进行产业链整合。其中,渠道的整合无疑是重中之重。“下一步很可能不是由企业去引领行业潮流,而是市场引领品牌,以渠道品牌为核心来整合市场。”
“一般国内品牌年盈利两、三千万元后会遇到瓶颈期,如果不借助资本的力量进行整合,业绩将很难突破。”郑永刚说。
而一向以思想前瞻而在业内著称的郑永刚,这一次把目光投向了“奥特莱斯”。
据了解,奥特莱斯项目将会在杉杉股份旗下,而第一家奥特莱斯店,已经在去年10月25日在上海服装城成立。
在郑永刚的设想里,奥特莱斯能把市场品牌的龙头整合起来,并让品牌有更多的获利空间。同时,由于奥特莱斯摆脱了传统的分销体系,没有中间环节,所以可以使产品得到高品质、低价格的保障。
更重要的是,奥特莱斯将“购物”与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事情相互融合,这样,作为一种商业行为的“购物”便成为了一种城市理念,并最终成为一种公共活动方式。“未来服装产业链,一定是先有市场,后有品牌。”
对于渠道整合的重要性,郑永刚甚至认为中国服装的出路就在于市场整合。
其实在去年,中国服装商业——环境、重点、模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年,我国国内服装市场的主要特征为:内销市场活跃,市场升级、市场细分、商业创新等作用直接带动和引导着行业发展。
由于服装内需市场的不断增长、二三线城市及农村服装消费的成熟,品牌文化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逐渐成为全行业、特别是目前还不能完全摆脱产品同质化的中国男装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服装出口增速放缓,而国内市场衣着类消费活跃,全年全社会累计服装消费超过8000亿元,服装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9%,衣着类消费增幅较上年提高了约7.5%。数据表明,2007年衣着类商品的内销增幅大于外销,促进国内消费成为2007年国家经济工作的着力点之一,服装类商品内销大于外销,经济结构调整在服装行业已经初见成效。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生产成本上涨、汇率变化、政策的不确定性、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减弱以及国际贸易的磨擦,可能还会对出口产生较大影响。而与之相反的是,受益于品牌创新和品牌附加值提升的国内服装市场销售总量,将保持持续增长。
分析人士认为,全球化经营已经成为服装零售发展的必然方向,如何利用全球化积极因素将企业带入发展快行道,同时又将消极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成为服装行业面临的新课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无论消费者构成还是制造业技术都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与此相对应,服装零售也将发生变革。受此影响,更时尚、更具现代化特征的购物场所将出现。
拐点的出现对服装产业升级的要求愈发迫切。新时期的转变概括起来就是,中国服装的发展要逐渐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发展。从主要依靠物质的消耗,转向非物质的消耗。要从主要的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由工业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调带动为主来发展。
而分析人士认为,商业模式创新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创新,在传统的商业渠道中,工业品牌较容易受制于渠道。而未来,受产业扩张、资本投资和消费升级的影响,商业创新渠道将继续发展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