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外贸拉动型”向“内贸推动型”转轨的产业环境和背景下,杉杉再次上路无疑成为了男装龙头企业开始商业创新实践的代表。按照郑永刚的初步设想,杉杉将在全国各地布局20多个奥特莱斯,用市场资源整合国内外服装品牌,变革传统的营销渠道。
也许这样的举措将使服装企业在工商关系中占据有利位置,在企业整合商业渠道的过程中,实现新竞争资本的积累。
“奥特莱斯将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郑永刚说,“我希望杉杉能够继续引领潮流。”
在杉杉用渠道寻求自己可能也是中国男装出路的时候,另一个龙头企业雅戈尔,则在用另一种方式进行探索。
1月底,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宣布,集团完成了对美国服装企业KELLWOOD旗下男装企业新马和斯马特的并购,并购金额高达1.2亿美元,至此,中国男装最大的一笔海外并购案宣告完成。并购后的保守预期,“每年可为雅戈尔增加3.6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产生1200万美元的净利润”。
“我们以比较低的价格得到了KELLWOOD的一个核心业务。”李如成说,他表示,并购后公司不但提高了产能,而且还拥有了新的市场。
与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TCL并购汤姆逊所引起的广泛关注相比,雅戈尔的此次海外并购似乎“平静”了许多。不过分析人士却认为,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纺织服装等中国传统优势产业通过并购等手段实现国际化,对发挥我国产业优势、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水平将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通过海外并购,雅戈尔集团得到分布在斯里兰卡、菲律宾等地的14家生产基地。李如成表示,未来可以考虑在斯里兰卡等地扩建工厂。同时,公司还得到了20多个海外品牌的ODM业务;Nautica等五个授权许可品牌;以及一个通达美国市场的销售渠道。这无疑大大完善了雅戈尔的产业链条和在全球市场的布局。
其实近年来,中国男装参与国际产业链的形式正在发生转变。比如目前,世界各个男装生产大国的外贸加工价格已经趋于透明,我国由于受到人力及资源的影响,成本不断攀升,传统OEM方式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通过多年来的外贸加工经验以及包括并购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我国男装行业的竞争能力正在增强,一部分大企业已经具备了ODM的实力,利用核心技术掌握住客户资源。
而随着我国服装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作为中国服装行业最重要的板块,男装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正表现出一种新的形式和姿态。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国际化战略,更好地利用和进行投资,将提升我国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男装行业完成实际投资总额较上年增加了40%左右,增幅较上年下降约3%。外资和港澳台资企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降低了约6%。外资企业对产业的投资降温。私营企业为服装行业投资的最大主体,私营投资比上年提高了约3%。几个内陆省份和传统服装大省成为投资最活跃的省份。
而与此同时,我国服装出口数量增速正在回落。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虽然分别同比上升20.89%和11.42%,但由于受到劳动力本、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政策成本等刚性上涨因素,出口数量增速明显放缓。
可以看到,在国际竞争趋于激烈、市场国际化程度日高的情况下,中国服装对外投资的热情正在提高。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男装企业正在积极进行收购、建厂、合资等一系列投资活动。业内人士认为,在对外资方式上,跨国并购可能更适合目前中国服装业的发展,更有利于获得国际市场相关资源。
而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也表示,中国企业扩大跨国配置资源、跨国兼并,走出去对加快提升国际竞争力正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这将有利于国内国外两个资源和市场的整合”。
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中国男装的两个龙头企业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新的国际化竞争中,而它们所代表的中国男装行业,也在2007年,以更为积极的姿态,踏上新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