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热点报道 >> 财经

中石油便宜外资套国人,A股投资回本超100年


[  上海证券报    更新时间:2008/3/24  ]    ★★★


 
   中石油市盈率已达30倍以上 股价20元不是底

    中国石油(601857)股价的涨落已不再是特定某一上市公司市场命运的兴衰浮沉。

    由1830亿总股本、1619亿流通盘(目前可流通股份40亿股)奠定的无与伦比的江湖地位——占上证指数权重20%,决定了中石油已经成为中国股市阴晴冷暖的重要风向标,尤其在目前中石油股价已被拦腰斩断和市场信心极度低迷的关键时刻。

    3月20日,中石油发布了2007年业绩公告。由于0.75元的每股收益明显低于市场普遍预测的0.80元,公司股价重挫了3.01%.;受其股价大幅低开下跌拖累,上证指数一度暴跌230点,跌幅达到6.13%。虽然于中石油发布业绩公告前后,中信、中金、东方、西南、平安、安信、国泰君安等多家机构相继发表首次推荐或增持的评级报告,认为中石油的股价已经接近合理估值区间的下限,未来12个月动态市盈率合理估值区间在25—30倍之间,

    但中石油股价的无情下跌,导致市场对中国石油估值合理性,乃至整个市场估值中枢能否就此不再下移产生深度怀疑。

    3月21日,中石油股价收于21.03元,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跌3.97%,2月25日—3月19日18个交易日间形成的均价22.44元低位支撑平台再度被击穿。

    恰在中石油公布2007年年报业绩的同一天,国信证券研究员李晨发布了题为“中国石油:20元不是底”、投资评级为中性的快速点评。

    倘若中石油20元股价不是底部,那么中石油的合理估值区间又应该是多少?导致中石油估值区间不断下移的因素是什么?

    中国溢价极限

    “虽然流动性过剩和上市公司业绩高成长可以允许中国市场估值出现一定的溢价,但中国溢价并不是没有极限。”李晨不无感慨地评价国内部分机构给予中石油平均25倍以上市盈率的动态估值。

    他认为,世界巨型石油公司的估值是围绕资源与技术定价的,从全球视角看,只有同时具有资源和技术优势的石油公司才可能享受较高的估值溢价。

    据其对全球18家国家石油公司+7家非国家石油公司在2000年-2006年的市场估值波动研究发现:完全是资源提供者的巨型石油公司平均市盈率估值仅仅略高于6倍;资源储备优势相对较弱、技术水平具有绝对优势的石油公司平均市盈率为11.4倍,资源储备不高、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石油公司平均市盈率为7.8倍。

    按照资源与技术并重顺序排列,技术和资源同时具备综合优势的公司能够享受15-20倍市盈率的最高估值;技术领先、资源不足的公司平均市盈率估值在10—12倍;而技术和资源都不足的公司仅能享受8—10倍市盈率。

    从资源禀赋分布看,中东前5名国家石油公司石油储备占世界储量的54%,世界前10家国家石油公司的储备占世界储量的3.5%,世界最大7家非国家石油公司占世界储量3.5%,中国占世界储量的1.3%。

    作为国家石油公司的中石油,其储采比仅为10,大大低于世界18家国家石油公司平均储采比65.3,仅与7家国际石油公司的平均储采比9.8相当。

    但现实是,没有丰富资源同时缺乏技术实力的中石油,其市盈率估值却是全球最高的。李晨强调,对由国家风险溢价、所在国经济增长速率、供求、资本市场等因素促成的溢价估值,不能简单凭借市场信心和民族激情,必须寻找一个合理的底线。

    通过对中石油资源和技术优势的国际对比发现,其合理估值区间应在8-10倍市盈率,这一估值恰恰为2006年以前中国石油在香港国际市场上的估值区间。考虑到石油股短期供应稀缺影响和国内股市较为充裕的资金流动性,中石油较合理估值溢价100%是可以接受的。按照2008年中石油较为乐观的预测每股收益计算,其合理价值区间应在16元—20元之间。

    “但是从现有市场数据看,中国石油2008年每股收益达到1元的概率非常低,加之溢价估值的短板效应日益凸显,20元股价是很难支撑住的。”李晨对目前部分机构认定中石油股价处于合理估值下限的说法表示了极大担忧。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油价稳在80至100美元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经济形势与宏观政策的应对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