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形成中国的世界定价中心
我国成为世界加工厂后,在从“加工中心”到“定价中心”转变的过程中要求我们必须发展期货市场,力争在大宗商品上有话语权和定价权。
首先,在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后,要成为世界定价中心,我们应该在尊重中国历史的前提下,从基本国情出发,决策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发展我国的期货市场,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有序竞争,集中资源壮大交易所力量和影响力,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切实履行职责,比如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生产、加工和消费,使得市场正确反映中国因素,以形成中国价格,进而成为世界价格。
其次,要使交易规则和管理体制国际化。什么叫规则国际化?就是说在一百多年里国际期货市场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在尊重市场规律的情况下形成了很多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期货市场正常运转的规则,所以我们期货市场好多规则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做到国际化。比如对上市的期货品种合约设计及交易、结算、交割、仓库设置等各环节进行调整和完善。同时管理体制也要国际化,不仅市场本身,我们的监管也要按照市场规律来运行,这需要监管部门适当放松管制,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这样有助于世界商品定价中心的形成。我国当前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几大交易所的报价还是人民币报价,这样直接影响到报价的权威性和影响辐射力,进而影响到世界商品定价权的形成。我国期货市场参与者还仅限于国内的企业、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还没有对外开放,交易所的会员更是受到严格的限制,这些都影响到交易所形成的期货价格的国际影响力,因此随着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市场参与者和会员的国际化也将提上议事日程,LME会员的国际化促成了其成为世界有色金属的定价中心,当然首先要做的是市场参与者的国际化,我们设定好主场,让世界各国投资者参与,增强影响力。
再次,在形成世界商品定价中心的过程中,先努力把我国的期货市场建成亚洲时区的定价中心,正确体现“中国因素”。交易所要信誉良好、有吸引力,并具有不断地自我发展的能力,扩大市场的辐射力。当前我国期货市场正在从国内定价中心向亚洲地区定价中心发展,一些品种正在成为国际性的价格,以当前有色金属产品为例,上海的铜和铝的价格都有一定的独立行情,也对LME产生相当的牵引力,我国的橡胶品种所形成的价格不仅仅被国内的厂商作为定价的基础,也成为东南亚橡胶生产经营企业定价的基础。
最后就是期货品种要本土化。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要上市一些具有本土优势的品种,特别是我国大量生产消费的大宗商品品种,形成完整的商品期货品种体系。同时努力发展资本实力强大的本土期货机构和投资主体,不仅有资金优势,还要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和研究团队。这样世界商品定价中心形成后,在世界金融衍生品竞争中中国将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