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案例也可清楚见到这三步骤的轨迹。
第二场战役:吃下和黄
闪电蛇吞象,进军零售、货港业
长实不但拿下香港地产王,同时打算往其他产业延伸。
一位知名港商形容李嘉诚是“玩cycle(循环)的人,”但,“别人玩cycle是赌博,他玩cycle是避险。”亦即,将处于不同景气循环阶段的产业做搭配,如此一来,就算个别公司或产业因景气循环而利润波动,但集团总体营收就不受个别产业的波动牵制。“各行各业都有发展规律和周期,横向购并能让不同的业务周期,可互补不足和相得益彰。”李嘉诚对《全球商业》解释。
横向扩张谈何容易,购并是最快的方法。他留心着几家大型英资控股公司的股权与财务变化,伺机而动。
机会来了。李嘉诚通过渠道得知,汇丰银行有意出脱手上对和记黄埔的22.4%持股。他开始与汇丰银行商议。
李嘉诚的步骤是:一、了解汇丰需求;二、计算公司筹码;三、必要时以小金库支持大金库。当时,汇丰希望以每股7.5至8港元出售,李嘉诚认为太高,合理价格是6至6.5港元。双方谈判后,李嘉诚愿意将价格增至7.1港元,但争取先付20%,剩余款项在两年内付清。
再来是计算筹码。李嘉诚事后透露,当时他已算准,隔年长实有数宗开发案接近完工,将有大量资金回流,但香港能标购的大型地盘却越来越少,因此,李嘉诚计划由长实发不配息的港币两亿元特别股,由李嘉诚认购。亦即李嘉诚无息借给长实2亿元,以支应初期的20%款项,而不影响长实的现金水位与负债比率。待隔年开发案资金回流,长实便可按期给付汇丰剩余款项。
尽管当时长实现金流充沛,李嘉诚仍以小金库支持的原因是,他要让这宗购并案宣布后,对手毫无招架之力!因此需有一笔资金,在宣布后从股市大举购入股票,在最短期间让长实握有和黄股权超过三成,如此才能牢牢控制和黄。
1979年9月25日深夜11点45分,李嘉诚召开记者会对外宣布此一购并案。51岁的他,双颊泛红、兴奋地对记者说:“在不影响长实原有的业务基础上,本公司已有了更大的突破!”
隔日,媒体大幅报道这宗购并案,“蛇吞大象”斗大标题,占据各报头版。用“蛇吞象”形容不是没原因,宣布当日,长实市值21.8亿港元,和黄市值23.6亿港元,购并者市值比被并者还小。英国《经济学人》(Economist)如此形容:“如此重要的公司落入非欧洲势力之手,有史以来还是第一次。”
外人看来蛇吞象,李嘉诚却说“完全不是这样”。这笔交易是缜密规划的结果。对他而言,蛇与象的差异,不是谁的市值或资产大,而是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最大规模的资金,快速且集中的运用。
隔日起至当年12月底止,长实全力砸钱从股市收购,加计从汇丰购得的股票,稳拿和黄三成股权。到1980年底,持股和黄超过40%。
李嘉诚对《全球商业》采访团队解释他当时的计划:“我已经准备另外一笔钱来做。……签约下去,隔天一早我们就在市场一路买,这样人家考虑动和黄脑筋时,我已经拿到百分之三十几、四十几的股权,这就大势已去,别人无法跟我夺!”
拿下和黄后,长江集团市值暴增一倍以上。虽然,当时和黄已经是一个横跨零售、地产、码头的控股公司,但所有和黄的海外业务均在李嘉诚收购后发展,收购前,和黄并无海外盈利。
从那时起,李嘉诚通过和黄,八脚章鱼般向世界扩张。时至今日,他已把和黄变成一个国际收入占80%、香港收入占20%的公司,不论远在巴拿马的港口、乌克兰的香水店、英国的3G通讯,都在和黄旗下。
至今,李嘉诚家族持有长实股权超过40%,长实持有和黄股权49.97%。李嘉诚牢牢控制这两大旗舰公司股权,如此一来,当年他趁英资持股分散之际拿下和黄的历史殷鉴,就不致发生在他身上。
虽然先前已通过和黄持有香港电灯,跨足能源事业,但电力与石油毕竟不同,电力可以通过人为方式创造、调节,石油却困难得多。“拥有广大油田,一直是他的梦想。”李嘉诚的友人说。
第三场战役:购并赫斯基
坏时机看到好机会,大发能源财
赫斯基是全球可发展油砂储存量最高的能源公司之一,如今是长江集团市值第三大公司。李嘉诚打算把赫斯基打造为能源产业控股公司,展开对外购并。购并它,李嘉诚再次展现“不疾而速”的能耐。
1986年,李嘉诚得知赫斯基大股东Nova有意出售部分股权。当时,赫斯基本身因为资本支出过高与负债过高,甚至无法取得发债评比,大股东与公司都亟须金援。
在一般人眼中,20年前,油价低迷,每桶价格仅约10美元,是现在的十分之一,石油业不是主流投资者看好的行业。
“那时候很多人说,天啊!李嘉诚在做什么?涉入一个他不了解的行业?这怎么可能对和黄是好投资呢?但是他看到机会,特别在坏时机时看到机会。”陆法兰说。
坏时机的时候,如何看到机会?“他看到拥有者急着要卖股权,公司遇到经营挑战,但是公司的资产却相当好,赫斯基拥有大规模的炼油设备,有加拿大当地和一些远洋油田、管线和数百个加油站。”
当时,赫斯基在加拿大只是中型石油公司,许多石油公司是它的四五倍大,但李嘉诚看中赫斯基并非规模大小,而是
“Mix(混合)”特质,属于整合性资产。
此外,李嘉诚算出,只要赫斯基以每桶10美元价格出售,在本业上就可达到收支平衡,但未来却潜力无限。“10美元即可收支平衡”是撑起整个杠杆的支点,接下来,他用这个支点去撑起惊人的发展杠杆。该年年底,李嘉诚的事业体总计取得赫斯基52%股权。至于原有股东Nova股权则降为43%。成交后,赫斯基重整、下市。
外界只看到股权结构的改变,却不知道李嘉诚在谈判时,卖方给他“goldenwvote”,亦即李嘉诚拥有特别的投票权,可以否决任何董事会的决议,并更换全部董事。1991年,Nova出现财政困难,需要出售其股权,和黄不希望在综合年报上出现太多负债,另一方面,李嘉诚也不愿Nova卖给其他背景不清楚的合作者,所以最后Nova对赫斯基的多数持股由李嘉诚私人承受。
另一件外界不知道的事,是李嘉诚在取得赫斯基95%股权后,立即备足现金,通知赫斯基所有贷款银行,要求他们如果想继续与赫斯基往来,就必须降低贷款手续费和到期后的利息。这个举动让银行团吓一大跳!
“如果银行不同意,我可以用私人资金付给赫斯基,并由赫斯基通知所有银行,于必要时,可以在48小时内将债务全部还清。”李嘉诚不出招则已,一出手都是重击,“结果,没有一家银行不同意。”债权银行全部在48小时内同意降低贷款手续费和到期后的利息,此举使赫斯基的营运负担大幅降低。
为何李嘉诚要动用“小金库”增持赫斯基股权,而不用和黄?因为当时赫斯基负债很高,若和黄持股超过50%,则赫斯基负债必须放进和黄资产负债表中,“会让和黄的损益表很不好看,所以他才自己买。”陆法兰说。
拿到全部股权后,李嘉诚开始大动作整顿。首先,李嘉诚抓准“每桶10美元就能收支平衡”这个支点,认为赫斯基不应耗费巨资在海外探勘,因此将海外探勘占探勘费用的比率,从五成以上降至一成以内。
其次,他更换管理团队,力行节省成本,重新评估蕴藏量。并将省下来的资金,投注在更新炼油设备上,降低炼油成本。因为,只要10美元就能平衡,如果降低成本,意味获利增加。再者,因为资本支出下降,债信变好,再加上母公司与大股东以强健财务背书,赫斯基获得银行不错的信评等级,降低发债成本,为后续购并铺路。
从1996年至2000年间,赫斯基收购拥有300个加油站和一个酒精厂的MohawkwCanada,并买下拥有大量炼油设备的上市公司Renaissance,将赫斯基与之合并。2000年8月,赫斯基重新上市。
浴火重生的赫斯基,股价从上市之初每股6.25加拿大元,一路飙高,增至现在约40加拿大元。加计股息股利,股东七年投资报酬率达636%。现在,赫斯基的负债比降至历史最低,现金流则是历史最高。
“当时(1991年)李先生以3.2亿加拿大元向Nova买入43%股权,看来真的很不可思议,如今赫斯基可是值350亿加拿大元啊!”陆法兰说。
从上面三个关键案例,不难看出他如何以知己知彼、步步为营为基调,交叉运用信息、现金流、小金库,并用跨产业、跨地域,平衡景气循环带来的冲击,为集团财务避险。
但对李嘉诚而言,成功并非神来之笔,而是步步为营的结果。当别人看他是一飞冲天的“超人”(编按:香港媒体为李嘉诚取个“李超人”封号),他倒自认为比较像是电影中超人变身前的小记者Kent Clark。对他而言,成功没有太多令人惊讶的创新法则,只是日复一日,坚持不懈,执行他创业之初就领略的法则而已。
14岁李嘉诚
“抢学”翻身 淬炼领袖格局
李嘉诚的英文相当不错。50年前,他就拿本字典从阅读华尔街上市公司的英文年报学做生意、订阅英文《当代塑料》(Modern Plastics)及其他西方专门的塑料杂志,掌握全球塑料潮流。以至于他现在能统领55国的投资事业,旗下的总经理尽是各国籍人士。而且,中文古书他也涉猎不少,从曾国藩家书到《论语》、《老子》。
一个12岁就被迫中断正统学校教育的人,如何在60多年未间断的自学纪律下,拥有不同格局的学识?李嘉诚对于“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深信不疑,他的财富因此而来,他的人生因此而不同,他是一个知识主义者。
若非二次大战,故乡广东潮州被日本轰炸机侵袭,他不该只有小学学历,他们一家不需要仓皇逃到香港,变成难民。他出生于书香门第,成长于战乱的大时代。父亲逃难至香港之前是一位小学校长。爷爷是清朝最后一届秀才,有两位
伯父在民国初年,跨海留洋取得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博士学位。李家虽没有商业传统,但以知识分子的身份,受人敬重。
家学渊源,加上过目不忘的天资,李嘉诚如欲取得优异学历并非难事。但二次大战,改写了千万人的命运,像强烈龙卷风般,把家族、个人从原本赖以为生之地,狠狠地拔起来,旋转蹂躏后,抛向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李嘉诚是其中之一。
全家逃难至香港……
12岁失学、寄人篱下当学徒
1940年秋天,一个天未亮的凌晨,李嘉诚一家六口,开始长程迁徙。他们翻越山区,从梅县、惠州、鲨鱼涌到深圳,小心翼翼避开日军占领之地。七天后,在黑夜里抵达香港,投靠舅父。香港,是迥然不同的世界。
蜂拥而至的难民潮从内地逃至香港,李嘉诚一家人卑微如蝼蚁。兵荒马乱,小学校长是没有价值的经历,他的父亲栖居在妻舅的钟表行中,处于求学阶段的李嘉诚无法继续升学,必须做小学徒。白天,他们有做不完的工作,夜晚,必须搬开家具与其他伙计挨着入睡。
在潮州虽不顶富裕但受人尊敬的生涯,彻底过去了。“那时我12岁,对香港、对人生,有非常多幻想。但到埠之后,很短的时间内,看到人情冷暖,差异是这么大,心里很难过。那时候,可说是一夕成长。”李嘉诚回忆。
1941年日本攻占香港,更使李嘉诚一家人在香港无立锥之处,母亲只好带着弟妹回老家,留下他们父子。一个家被迫拆两地,更没想到的是,贫困抑郁的父亲竟染上肺结核,小小李嘉诚感到自己“仿佛一瞬间被迫长大”。一个14岁的孩子,月工资只有20港元,要扛起一切。独力照顾父亲大半年,这年秋天,父亲难敌肺结核而逝。母亲与弟妹远在潮州,没有其他亲人来送别,14岁的他,独自面对父亲的死亡与埋葬。
14岁,历经家道中落、漂流异乡、少年失学、父亲过世,迫使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压缩成长。他日后领袖格局的养成,就在这一年的巨变中。
孤处异乡,不懈自学……
从一本旧辞海、一本破教科书开始
孤处异乡,他不懈自学。“别人是自学,我是‘抢学’,抢时间自学。一本旧辞海,一本老师版的教科书,自己自修。”
拿起破旧的教科书,他既是学生,也是老师。无数昏黄灯光的夜里,他摸索教学、出题的逻辑,寻找每个篇章的关键词句,模拟师生对话,自问自答。直到现在,他还保持这样的习惯。“孤独是他的能量,也是他的朋友。独处时,他脑海会开始做思想的挣扎,会不断自己抛问题、自己回答。”他的一位友人说。
他自律惊人,除了《三国志》与《水浒传》,不看小说,不看“没有用”的书。没有学历、人脉、资金,想出人头地,自学是他唯一武器。“没有上学对他来说是正面的,因为‘不足感’缠绕在心里,他害怕自己不足,所以学习能力特别高。”李嘉诚友人评论。
命运剥夺他的,他要靠自己抢回来。
二次大战结束后的某天,他的工厂老板亟须发信,偏偏文书请病假,老板就问:“哪个人比较会写信、字写得好一点的?”四五个职员都指向李嘉诚,“叫他写,他每天都念书写字。”老板望向这未满17岁的孩子,疑惑地问:“你真的懂吗?”他说:“我可以试试。”当场立即动手,写了好几封信。
信发出后,老板的朋友赞不绝口,纷纷问他:“你这位先生是什么时候请的?比原本的要好。”这件事,让老板对李嘉诚另眼相待,很快地把他从做杂役的小工,调至做货仓管理员,管理名表、表带等昂贵的货物进出。
“知识改变命运。”李嘉诚回忆这段往事,“如果没有一点文学底子,写信慢,也未必通顺,后来也得不到那个职务。那个职务让我懂得货品的进出、价格,懂得管理货品。”
其后,李嘉诚从货仓管理员,转为走街的推销员,因为业绩亮丽,18岁,他晋升为经理,19岁升为总经理,管理200名工人及20名写字楼职员,薪水则从50港元倍增至超出家中所需许多。虽然初中仅读了初级英文就中断,但他却订阅《当代塑料》等英文塑料专门杂志,苦学查辞典,不让自己与世界塑料潮流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