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莎莎竞争策略:主要以国际一线化妆名品,比商场便宜3到5成的折扣价格销售,还会定期推出3折超低价名品销售来吸引更多的顾客。由于内地化妆品进口需要支付高额进口关税、消费税以及卫生检疫费用,上海莎莎的进口品的价格比香港莎莎高20%-30%,而导致莎莎无法复制其在香港的低价竞争模式。
另外,香港莎莎独家代理的一百多个国际品牌中,主要为美容院高端产品,香港消费者通过海外杂志、海外旅行等方式了解化妆品品牌,因而备受欢迎。而大陆消费者更信赖知名大品牌。上海莎莎开业当日,消费者熟悉的一线大品牌如兰蔻、SK-Ⅱ、碧欧泉、迪奥、娇兰、纪梵希、雅诗兰黛等均未出现,让其魅力大减。莎莎在内地店铺主推一站式服务策略,用美容和增值服务来吸引顾客,在店内增设美容室,顾客在此可享受到免费的皮肤护理和保养。
莎莎表示计划在2011年前将在内地设100家门店,20-30家店铺为自营店,2-3年后发展特许经营进行拓展。目前香港莎莎已与百联集团达成合作协议,联手百联旗下的上海妇女用品商店,预计在未来三年时间内,在上海开设十二家连锁门店。
莎莎的商品组织以护肤品、香水、彩妆、护体、护发、防晒等六大类别为主,分为女士系列与男士系列,辅助母婴系列(沐浴乐趣、日常护理、心智成长、妈妈用品)、瘦身美体(紧致瘦脸、外涂瘦身、瘦身食品、瘦身器具)、美容保健食品、家居及个人卫生用品、靓容书籍、饰物精品(项链、手链、耳环、戒指、胸针、手袋、手表)、礼品套装等等。自有品牌“SaSa”的产品主要分三大类,分别为彩妆用品、指甲油及化妆用具,约260个品种。
第二阵容:以欧美品牌为主力的化妆品连锁企业,锁定高档市场的有丝芙兰、欧舒丹,中高端市场为主的外资背景企业汇美舍、欧诗顿、舒普玛等。
(五)SEPHORA 丝芙兰
丝芙兰的创始人为多米尼克·曼多诺(Dominique Mandonnaud)先生,1969年他在法国的里摩日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化妆品商店。是当时第一个开放式的自由选购的化妆品专卖店。这种销售模式大受顾客青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曼多诺先生于1979年连续开设了十几家新的连锁店,更于1988年首次落户法国首都巴黎。1994年,专卖店以SEPHORA丝芙兰的名字命名(圣经典故中摩西妻子的名字, 一位集美丽、智慧、勇敢和慷慨于一身的年轻女性, 象征着高雅、快乐和自由)。
1997年,丝芙兰加入全球第一奢华品牌公司LVMH路威酩轩集团,并得到迅速发展。迄今,丝芙兰在欧洲设有420家连锁店(其中在法国183家);在美国有95家连锁店;2005年,丝芙兰登录中国上海,4月在淮海路开设了首家商店,此后陆续开设了古北店,正大店和徐家汇店。同时在北京开了三家分店,2007年9月进入广州市场。
丝芙兰以醒目的黑白色店标与高档的店铺装修让店铺显得更加高贵,引人注目。在其商店中我们可以发现近60个国际知名一线品牌的产品,主要定位高档化妆品领域,知名品牌包括有:ANNA SUI(安娜苏)、ARMANI(阿玛尼)、AUPRES(欧珀莱)、AVENIR(艾文莉)、AZZARO(阿莎罗)、BIOTHERM(碧欧泉)、BVLGARI(宝格丽)、CHOPARD(萧邦)、CLARINS(娇韵诗)、DAVIDOFF(大卫杜夫)、DIOR(迪奥)、DUNHILL(登喜路)、DUPONT(都彭)、ESTEE LAUDER(雅诗兰黛)FERRARI(法拉利)、GARNIER(卡尼尔)、GUCCI(古驰)、GUERLAIN(娇兰)、H2O(水芝澳)、HERBORIST(佰草集)、HERMES(爱马仕)、JENNIFER LOPEZ(珍妮芙)、KOSE(高丝)、LANCOME(兰寇)、LANVIN(浪凡)、L'OCCITANE(欧舒丹)、L'OREAL(巴黎欧莱雅)、MAKEUP FOREVE R(美卡芬艾)、MAYBELLIN(美宝莲)、MIYAKE(三宅一生)、MONTBLANC(万宝龙)、MOSCHINO(莫斯奇诺)、NINA RICCI(莲娜丽姿)、NATURAL BEAUTY(自然美)、PRADA(普拉达)、SCHWARZKOPF(施华蔻)、SHISEIDO(资生堂)、VERSACE(范思哲)、YSL(圣罗兰)、YUE SAI(羽西)、ERMENEGILDO ZEGNA(杰尼亚)等等。还有SEPHORA(丝芙兰)的自有品牌产品,有彩妆、洗护、香水等产品,由于自有品牌缩短了流通渠道,降低了流通成本,其价格大多数在60元~150元不等,用来吸引中低端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