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上海,菲亚特的法拉利红魔第200次称雄上海分站赛。然而,作为意大利硕果仅存的汽车厂商,菲亚特在中国是勉强生存,远远没有法拉利在F1赛事上的战绩辉煌。
7年过去了,南京菲亚特的年销量仍徘徊在3万—4万辆,总数尚不及15万辆。这对于在小型车领域素有世界“家轿之王”美称的菲亚特来说,的确有些尴尬。在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长37%的大势下,意系汽车菲亚特的市场占有率实在少得可怜,已经走到了边缘化的角落。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菲亚特集团制定了一系列振兴计划。菲亚特(中国)首席代表韩同安表示,到2010年菲亚特集团汽车总销售目标为240万辆,其中中国销售目标为26.3万辆。
商用车支点渐重
菲亚特集团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1-6月集团销售利润为15亿欧元,同比增长57%;上半年集团收入总计289亿欧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3%;集团下属各业务单元收入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加,其中依维柯公司收入同比增加22.7%,增幅最大。
在中国,这种状况也有些类似。菲亚特在华的两个商用车支点——南汽依维柯和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都表现得可圈可点。尤其是依维柯汽车和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整合了老牌的跃进商用车项目后,成为依维柯在亚洲的最大项目。
车评人贾新光告诉理财周报记者:“菲亚特早就开始做‘两手’准备。乘用车陷入困局,但菲亚特将商用车业务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做大依维柯在南京与重庆两地的项目。依维柯的产品型谱多达130多种,菲亚特在商用车方面的实力还只显露出冰山一角。”
振兴计划初现成效
翻开南京菲亚特的产品目录,从2002年1月派力奥至今,南京菲亚特依然只有178一个车型平台。2002年推出派力奥和西耶那两款车型,当年销量达到2万余辆。2003年,派力奥周末风上市,借助当年汽车市场井喷良机,销量冲破4万辆,达到历史最高点。此后直到2006年秋天才推出了新车型派朗。
菲亚特正在改变它的中国策略,其产品调整战略将延续到2008年。菲亚特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尔基翁内宣布,计划推出20款新车和对23款现有车型进行改进。其中,新车型将主要集中在菲亚特、蓝旗亚、阿尔法·罗密欧等产品线上。其中,在欧洲与甲壳虫、MINI齐名的可爱小车“菲亚特500”将获重生。
闪耀着法拉利红的新LOGO,菲亚特的新车型也接连在中国登场。韩同安曾公开表示,2007年末,菲亚特GrandePunto、Bravo、Linea三款车型将进口至中国;2008年末,GrandePunto、Linea将实现中国本地化生产;阿尔法·罗密欧159从进口整车过渡到与奇瑞汽车合作生产。
与南京菲亚特现有的派力奥、西耶那以及派朗等车型相比,菲亚特此次列出的确实是一张令人心潮澎湃的“新名单”,菲亚特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布局也因此有了一个清楚的图纸。
菲亚特在中国的未来,与这些新车型紧密联系。菲亚特(中国)事务部媒体经理郑晓俐对菲亚特的新车表现出十足的信心:“菲亚特品牌的专长是造精品小型车,在安全性、环保性方面都表现卓越。像菲亚特500,在欧洲的安全碰撞试验中获得了最高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