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兼并了IBM的PC业务后,杨元庆就远离了国内媒体的视野。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大洋彼岸的办公室度过,对于这位熟稔中国PC业的本土精英来说,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适应过程。对由他带领的新联想而言,从本土明星蜕变成国际企业,其中也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这是一个不能省略的过。
欧美市场业绩快速增长仍不乐观
主持人: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联想新业绩同比增长不足1%,而在美国的销量下降了9%,这种挫折是否出乎预料?
杨元庆:没超出我的预期,当初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时候,我心里也很没底,我们曾非常认真地考虑过并购后遇到的困难,业绩的波折也不可避免。现在,一年半时间过去了,经过磨合,我现在对联想未来的走向已经非常有底,联想不会发生任何意外,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这是一年来最让我高兴的事。
主持人:但同样的市场环境,台湾的宏毛利跌幅远比你们低;在利润率方面,惠普公司不跌反涨,为何联想的成本和盈利能力还是不行?
杨元庆:市场竞争,尤其是价格竞争很激烈,挤压了利润空间。对于联想而言,购并完成后,第一阶段的成功表现为整合很顺利,但接下来的工作就不是简单的团队建设问题,而是要在每个国家建立适合的销售模式,这的确需要时间。这种转变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我希望投资者继续对我们的管理团队保持耐心。
主持人:这是否意味着联想在3年内都不能规模性盈利?
杨元庆:若想财报好看,联想当前有两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是恢复增长的动力,二是把利润率提高到3%~5%的正常水平。但这不能操之过急,大规模的盈利在3到5年是可以完成的。
主持人:在你看来,拓展国际市场,联想当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杨元庆:联想在欧美的财务数据并不盈利。现在的挑战比前两个季度还要大,而且如今欧美市场增长都在放缓,主要因为大客户的购买力在下降,带动市场的力量已经变成了中小型企业和消费者,而我们目前还不能完全覆盖这些消费者,联想在境外必须加强依靠分销商和店面吸引消费者的“交易型”业务。联想的海外业务,必须像我们在中国一样,扎扎实实地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必须做大的变革,从组织、人员、业务流程上都要做大的变革。
IBM、联想、戴尔三种文化杂糅
主持人:戴尔的高管进入已经有IBM、联想基因的公司后,大家一起工作是否和谐?
杨元庆:戴尔的高管进来后我们的队伍更加多元化,经验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新加盟的这些人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他们对我们的国际经验和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尤其在关系型客户、供应链方面,大家都知道戴尔的供应链是世界一流的,这对联想的国际化非常有帮助。
我们并购之后,由于有了两种不同的企业文化,因此在某些问题上内部依然有观点不统一、质疑的时候,但第三种力量(戴尔文化)出现之后,很多工作做起来却更容易了。因为在三种做法里面如果有两个成功的企业都这么做,那么反对者就不能再说什么。
主持人:联想今年8月几乎在同时引入5名戴尔的高管担任联想全球高级职位,做这样的决策时你是否心存顾虑?我们也知道,原来IBM的人一直比较高傲,对戴尔很不屑,而联想发展20多年,也有很深的人脉与文化,引进对手高管对团队是否带来很大冲击?
杨元庆:其实三方融合超出我的意料。大家真的能够本着我在购并后提出的文化融合三条准则:坦诚、尊重、相互妥协,以此来处理一切事物,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冲突的时候。新加盟的高管进来,使我们的团队更加充满活力,现在几种文化、做事的方法、流程碰撞在一起,一定会触发大家思考哪一种是最好的。
主持人:如何融合IBM、联想、戴尔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公司文化?
杨元庆:当然,的确有文化融合的问题。作为公司的董事长,我希望大家能够反向地考虑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些人才愿意加入联想呢?是因为我们有更吸引人的文化、更好的前景。在我们所有的团队成员里,大家都知道我们要在行业里面去赢,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保证我们赢的文化,这也是到目前为止能够顺利整合我们文化的基础。
主持人:但新进来这些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包括你可以从中国派出去的人也很有限,以前IBM的PC团队很看不惯戴尔这种直销的做法,而中国团队的高管会不会觉得虽然平台大了,但升职依然无望。让戴尔多名高管管理全球业务,你当时是否也有一些犹豫?
杨元庆:我们在事先做了很多工作,我相信现在的这个中国团队,包括老的IBM团队大家都是一体的,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整个公司在行业里面可以胜出。如果有经验不足的地方我们就补充自己的经验,现在这个团队我是很满意的,我们有各方面的经验:有做关系型客户的经验,也有做交易型客户的经验;有直接销售的经验,还有间接销售的经验。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复制联想在中国成功的经验。
实际上我们这种模式是混合的模式,也就是我们说的双模式。仅仅是把中国的模式复制到国际上是有问题的。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高管的沟通还有一些困难,这样外部加入的人才进入对我们就是很好的补充,而且他们也认同我们在中国获得的成功,认同我们的优势,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些来自你刚才提到公司名字的高管,他们都认同我们在中国的模式,因为我们在中国做了他们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