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被誉为中国彩电行业的“弯道年”。在这一年中,中国彩电行业从发展趋势到具体产品、服务都出现了一系列转机。“平板普及浪潮”带来了中国彩电企业对如何打造品牌的思考,同时也推动了平板服务标准统一的进程,更为重要的是,以流媒体电视为代表的网络时代产品,对传统彩电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这一系列趋势在2006年将表现得更加明显。
市场:平板电视降价抢市临近岁末,中外彩电品牌纷纷加大降价力度,其中,洋品牌的37英寸液晶电视首次跌破1.6万元,42英寸等离子电视也首次跌破1.3万元。实际上,在2005年中,平板电视已由昔日高高在上的“贵族”转为“平民”。据调查,一年间,平板电视的价格下降了30%以上,部分产品甚至下跌了近一半。随着价格的下降,平板电视加速了普及速度。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最新数据显示,以液晶、等离子为主流的平板电视在国内的销售量持续增加,2005年将达到190万台。
中外电视厂商不惜挤压自己的价格空间,在价格战的战壕里拼杀,其目的是为了在中国彩电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但是,这种“降价抢市”也给平板电视企业的盈利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服务:平板标准各自为政随着平板电视的普及和发展,与之相关的服务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国家“三包”规定只包括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平板电视的售后服务便成为行业“短板”,企业“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标准,不但包修时间不明确,而且动辄上万元的昂贵维修费让消费者怨声载道。
针对这种情况,推动平板电视服务标准的出台就成为当务之急。一些行业领先企业推出了较为完善的服务标准,如海尔彩电率先推出的“三包六免”服务,受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质量协会、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家用电器维修协会等有关部门的一致认可,有望成为行业标准,此举无疑加速了平板电视服务国家标准的出台。
产能:高清电视圈地扩产目前,彩电市场整体供大于求,但是部分厂家却仍然在“圈地扩产”。这种增产扩能与以往不同,关键是找到了一条产品发展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路子,这就是数字高清电视和高清流媒体电视。
实际上,国内彩电企业在2005年不约而同地将重心向“高清电视”方面进行了倾斜。海尔、TCL、长虹等已经将扩建高清电视生产基地落实到了行动上。据悉,海尔彩电仅在青岛就建成了三大高清电视制造基地,整体年产能突破1000万台,跃居行业领先阵营。
品牌:自主创牌任重道远中国已成为全球彩电业制造与出口大国,但是真正的国际竞争力并不体现在这个产业的产品价格上,而应当体现在这个产业的品牌上。因此,对于中国彩电业来说,自主创牌就显得尤为重要。
2005年,以海尔、康佳、长虹等为代表的彩电制造商通过自有品牌彩电出口,以及在境外建立生产基地等方式,逐渐将中国自主彩电品牌送到世界各地。据海关数据显示,在自主品牌出口方面,海尔彩电已经连续三年居国内第一,不但为国内彩电企业树立了标杆,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趋势:流媒体电视上升迅猛随着3C融合趋势的加强,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如何利用彩电改变生活方式,这也成为各大彩电企业探索和研发的出发点。在这种背景下,中外彩电企业推出了诸如“逐点晶晰”、“六基色”、“微晶神画”等新概念,特别是海尔流媒体电视的推出,使彩电产品可以直接接驳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U盘等数码外设,实现了信息与内容的共享,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产品也因此成为2005年度增长速度最快的电视品类。
业内专家指出,网络化是中国彩电业的一个新拐点,谁能够在这个拐点上率先拿出有竞争力的产品,谁就会占领网络时代的先机。流媒体电视直接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创造了一种更加互动、更加自由的时尚娱乐生活。随着流媒体电视的普及,全球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流媒体时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