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番茄,还“红”多久?
——解读新疆番茄产业
前 言
红色,多么热情奔放,激情四射诱人的颜色,与我们的生命与鲜血一样富有生机与活力。而红色产业也是如此让许多企业,许多人如痴如醉,钟情于它的感染魅力。
“红色产业”是红色的农产品及其制品产业的统称,尤其以新疆的红色产业最为兴盛。新疆红花、番茄、枸杞、红辣椒、大枣、石榴等均属“红色产业”的范畴。其中红花、番茄、枸杞,无论是产量、质量,还是其相关产业,在全国都有优势,因此这三项产业被看做新疆“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
一、番茄产业 红色产业的龙头
新疆“红色产业”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红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活跃新疆经济、转化资源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契机。但是,新疆过去开发“红色产业”,主要以卖原料和初加工为主,产业链较短,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并且受制于国内、国际市场。
目前新疆红花种植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产量为全国的80%左右。产量占全国80%以上的番茄酱现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出口创汇商品,占全国生产能力的90%。具有较高药用保健价值的枸杞在新疆种植面积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枸杞远销台湾、香港、东南亚和欧美等地。
而红番茄产业更是令人膨然心动的一项产业,而在近些时期内的央视黄金时段的广告“农夫番茄汁,酸酸甜甜,全部采用的是新疆的新鲜番茄”,更使得新疆优质的番茄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影响到许许多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和佐料。番茄业的兴起恰恰是中国西部重要能源和原材料基地的新疆最重要产业项目之一,而自从番茄产业进入到从粗加工到精细化深加工,再上升到一个高附加值的高度,成为一条带动新疆经济的产业链后,番茄业更是成为地域经济和众目睽睽关注的红色龙头产业。并且“番茄产业”不断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问世,并成功推向市场,“红色产业”链也越来越长,红色之火越烧越旺,直到红过半边天,红透全天下。
众所周知,新疆有着得天独厚的种植番茄的优势:温差大,日照长,降雨量少。生产的番茄酱番茄红素高、黏度高、霉菌低、固型物高,这也是其它省份所没有的。由此,番茄生产和加工被称作新疆的“红色主导产业”之一。番茄酱已成为新疆出口创汇第一大产品。从1984年新疆开始大规模种植工业番茄至今已经21年,最高年份2003年全疆种植番茄100万亩,但随着近两年来番茄市场的疲软,而其产成品市场也有所下滑。
二、番茄企业几经沉浮 形成三足鼎立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疆根据自身资源情况,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启动红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番茄加工业。为此,新疆形成了以新疆中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屯河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上市公司为主体番茄酱加工出口企业群,年加工能力达8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番茄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产品占欧洲市场份额的70%,继美国、意大利之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番茄制品生产国。
1、德隆的屯河,屯河的番茄
刚刚折戟沉沙烟销云散,已成昨日黄花的新疆德隆集团从1998年开始,介入“红色产业”,先后投资2亿元人民币,成立了生命红科技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提升“红色产业”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抢占国内、国际市场。他们开发出以番茄粉和番茄浓缩清汁为代表的番茄系列高科技产品。其中番茄粉和浓缩清汁都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填补了国内空白。
作为倡导并实施新疆红色产业的龙头企业,新疆德隆集团一直致力于番茄系列产品的深加工的研发,先后投资1500万元,开发出番茄酱、番茄沙司、番茄丁、番茄粉等10余种产品,大大提升了番茄的附加值。而番茄红素则是番茄系列产品的顶尖产品,具有优越的生理功能和防癌、抗癌作用,被誉为“21世纪保健制品的新宠”,在医药保健、食品添加剂、化妆品、食品色素等领域用途广泛。由于提取技术难度大等原因,世界上只有以色列的利库德公司独家生产。
而在九十年代末期,作为屯河的控股企业的新疆德隆集团开始对屯河的产业进行重组,在屯河涉足番茄加工行业,新疆屯河从1998年开始从事农产品加工业,已在新疆18个县(市)投资建设了2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番茄加工、制糖和生果加工。在九十年代末到2003年之前,新疆每年有10万农民为新疆屯河提供300万吨番茄、甜菜、杏子等农产品。曾一时间成为全球最大的番茄加工企业,年产规模达24万吨,产量居亚洲第一和世界第二(后来的新疆中基番茄制品有限公司占据了此位置),资产拥有10多亿,甚至还有一个国家级的企业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但随着德隆集团的土崩瓦解和新疆中基公司番茄业的兴起,新中基实业的番茄产业已经远远超出了屯河的生产和出口能力,已于2003年番茄产业已经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亚洲最大的番茄生产基地。
后来,因为番茄业所受的季节限制,番茄的产能再大,也是一个季节性的产品,显然不足以体现食品业老大的地位。在这种背景,屯河收购汇源果汁就是大家可以理解的选择。汇源被收购时是果汁饮料中的第一品牌,或许是收购心切,屯河5个亿的投资并没有取得汇源的销售网络,合作最初以屯河退出而结束。汇源并购的失败是新疆德隆的隐痛,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新疆屯河的江湖地位,更会影响到屯河番茄制品的产销,接下来的就是德隆所受到的挥之不去的阴影与伤害。
2004年新疆屯河集团因受德隆危机影响,生产资金严重不足,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为继,新疆10万户种植户、300多万吨番茄、甜菜和鲜杏等农林产品难以交售。危难之际,中粮集团施以援手,以委托贷款方式向新疆屯河集团提供收购资金4亿元,及时缓解了新疆屯河的燃眉之急。
2005年中粮集团承担了屯河11亿元的债务,并注入5亿元资金,清偿了屯河集团番茄欠款,并使屯河所属10个加工企业重新开工。中粮集团已经正式接管新疆屯河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管理,并已彻底还清该公司所欠种植户的9000多万元原料款。备受关注的“中粮集团重组新疆屯河新闻发布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使屯河股份获得了新生,这意味着屯河股份正式摆脱了“德隆风波”影响,开始走上正轨,开始了自己新的“红色番茄产业”的新征程。
2、新中基,红色风暴滚滚而来
新疆中基公司进入番茄产业后,刮起了一阵“赤色风暴”,更使新疆的番茄产业达到一个空前发展高潮。2000年起中基番茄制品公司就开始了将番茄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大规模的“红色扩张”。其来势汹汹,几乎直接叫板着屯河的番茄产业。
中基公司以番茄种植加工为主,开发番茄后续产品为辅的多元化产业结构,积极扩大兵团红色产业发展规模,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2002年中基番茄进行了整合、技改,已拥有世界先进的生产线16条,年生产能力达18万吨,成为全国大型番茄加工企业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番茄制品生产、加工、销售、出口企业。截止今年,中基番茄制品年生产设计能力将会达到40万吨。
但进入新一年以来,新疆中基番茄原料出现了严重短缺,新中基面临的原料短缺实际上是新疆番茄加工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新疆番茄加工企业从2000年的16家发展到2005年的43家,在新疆的种植规模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势必造成有限资源的抢夺。
在对外扩张方面,新中基早在2004年3月就花费大量精力和巨额资金收购普罗旺斯食品公司,但在同年11月又将其持有该公司股权转让。在与国外公司“联姻”失败的情况下,新中基将目光转投向国内其他资源地亦在情理之中。
随着近两年来番茄产业在新疆屡屡受挫,中基公司的番茄业也受到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在原料方面几近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地步。为此,在新疆的番茄制品企业纷纷寻求外部环境来发展“红番茄产业”的大环境下,中基公司也在内蒙古新疆中基新建的天义番茄制品全资公司。
由于内蒙古种植番茄历史短、只有10年历史,没有过较大面积的播种,但经专家们长期对内蒙古河套地区论证分析,该地区具有与新疆同等条件的优势,是理想番茄的生产基地,具有质量好、病虫害少,番茄质量中的固型物和红色素含量高等特点,适合进行番茄酱的加工。
中基公司在内蒙古的番茄制品公司投资2亿元,一期工程投资1.2亿元,建有4条生产线,设计生产能力为2.3万吨,日处理番茄2200吨,需4万亩土地种植番茄,才能保证加工生产的需要。
同时,内蒙古屯河河套番茄制品公司,是新疆屯河与河套酒业共同投资9000万元成立的,设计生产能力为3万吨。
中基公司依托新疆和内蒙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优势,选择绿色环保种植区域,番茄原料均为非转基因品种,色泽鲜艳,固形物含量高,红色素含量高,原料生长期由农业技术人员全过程监控,人工采摘保证了收获质量。
3、天业番茄,后起之秀
新疆石河子天业番茄制品公司位于隔壁明珠新疆石河子市西工业区,北依天山北麓,南濒准噶尔盆地。天业番茄制品公司于1999年-2002年先后投资1.9亿元引进了三条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美国FMC公司番茄酱生产线,现已形成日处理鲜番茄3000吨,年产番茄酱30000吨的生产规模,工艺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瞬时闪蒸杀菌系统,具有生产超高粘度产品的优势,产品具有优良的色泽和风味,远销欧洲、美洲、非洲、东亚及东南亚等四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天业公司涉足番茄产业,就积极走高科技发展“红色番茄”产业之路,在番茄种植方面公司依托天业集团国家级节水农业工程中心、国家级技术中心及农业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率先推广膜下滴灌技术。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和石河子农垦科学院合作共同研究非转基因番茄品种培育,与美国亨氏合作研究新品种的试验与推广。建立了番茄种植生物肥料膜下滴灌技术研究,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引进了美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套番茄种植及采收设备,率先实现了番茄种植的全程机械化。
天业番茄制品公司拥有优质、稳定、均衡的原料基地,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天然丰富的纯净的天然雪水,保证了番茄种植所需的水源,洁净的空气,土地肥沃无污染,加上对品种、农药、肥料的严格控制及田间管理的科学管理监控体系,保证了优质的番茄原料供应,实现了绿色食品的加工和生产,成为新疆“红色番茄产业”的名副其实的后起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