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的一句话被媒体竞相引用:“直到听到泉州南音,我才敢下这样的断语:古老的中国音乐,真的一直流传到今天。”
“从娃娃抓起”样本
“看着很有潜力的孩子,小学毕业之后就和南音绝缘了,很可惜。”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专职南音教师曾秀华,在小学专门的南音室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摆在橱柜里的那些琵琶、二弦、三弦、洞箫应该更委屈,因为从来就没有哪个孩子碰过他们,“没人教,都不懂。”
实际上,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早在1993年就开始创办南音兴趣班了,那个时候刚好是“南音进课堂”的第二次声潮涌起。现任小学校长的郑志新介绍,当时创办南音特色校在泉州市还是一个创举,挑选有音乐天赋的学生组织课外南音兴趣小组,聘请校外南音艺人作为辅导老师,到1995年南音成为正式的音乐课程,配备专任教师进行教学,而十几年来已经获得了30多个奖项,主要是在泉州市中小学南音比赛,今年的比赛中林巧芬、陈妃亭双双获得一等奖。
记者查看资料发现,获奖学生共计12人,都是以唱腔获奖,唯一一个获得第16届优秀演奏奖的温仰健,使用的乐器的洞箫,“那一年有组织了五个学生,完整演奏了《风打梨》,还获得了三等奖,其中温仰健更有天赋,学校就特意找校外的洞箫高手来教他,果然还是获得了名次。”曾秀华老师告诉记者,学校里只有她一个专职教南音的老师,她又只会弹琵琶,还是早年向一个老艺人学的,上课的时候她只能一句一句地教,用琵琶伴奏,有时候一节课能教学生会唱一句就很高兴了。
记者了解到,该小学前后花了好几万元,将琵琶、二弦、三弦、洞箫这“四大件”都购置完整了,除了琵琶,其它的没人会用,找德化南音艺术家协会的老人过来教,“搞了一个暑假的兴趣班,结果没有一个学生学会一点。老人们演奏得都挺好,但孩子们都说搞不懂老人教什么。”在郑志新看来,最缺的还是资金,现在办南音教学的经费,都是从学校日常经费里挤出来的,“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我们可以高薪请专门的乐器老师来教。”
现在这所小学的二年级、三年级学生都要上南音课,总共有近600人,还有一支南音百人特长队,不过平常参加活动的只有20多人,能唱得比较好的也就七八个;至于发展本校老师,校方也考虑过,两年前组织老师学唱南音和乐器,现在只剩下4个还有一点兴趣。而最让曾秀华老师觉得可惜的是,喜欢南音并学得不错的学生,小学毕业后基本上就没法再接触南音了,一方面是学业压力大,一方面则是没有那个氛围和教习的人;而学了南音也能派上大用场,原来德化八中的一个学生,文化成绩不太好,因为有南音的底子,高三的时候就突击一下,考上了泉州师范学院。
去年10月底,曾秀华和学生黄爱萍受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邀请,前往雅加达表演,唯一的小学生代表黄爱萍,一曲《因送哥嫂》得到了高度评价。这一次走过国门在小县城里引发了轰动,还受到了德化县文体局的表扬,但很快又归于沉寂,而曾老师还有一点担心,黄爱萍今年已经5年级了,“很快就会毕业离开小学,这棵苗子会不会也就此与南音无缘?”
南音专业的另一面
吴婉嫔是泉州师范学院南音专业的第二届本科生,2008年毕业后在家赋闲了一年,今年经过考试进入泉州艺术学校教书。
采访中吴婉嫔特意跟记者强调,她的本科专业是音乐学的南音方向,是在整个大的音乐学框架下,有针对性地加强南音方面的学习,不过南音系的人确实比较少,整个年级才20人,还根据不同水平分组教学。不过,受过大音乐学高等教育的吴婉嫔,在泉州艺术学校还是专门教南音的,在应聘的时候“南音方向”和此前的比赛获奖,到香港、台湾演出南音等是她成功的重要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