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赶在美联储大降息之前,央行昨天出台了一项近乎“反向”的货币政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15.5%的历史新高位。温家宝总理昨天的表态表明,当前并不是放松从紧货币政策的最佳时机。温总理昨天还特别重提“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难在什么地方?难在国际、国内不可测的因素多,因而决策困难。”
存款准备金率升至15.5%的历史新高位
赶在美联储今天凌晨讨论宣布大幅降息之前,央行昨天傍晚出台了一项近乎“反向”的货币政策。央行宣布,从3月2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升至15.5%的历史新高位。对此,经济学家的普遍观点是,此举在宣示从紧决心的同时,也表明“央行年内不会再次加息”。
部分市场分析人士的看法则是:“‘两会’闭幕当天便出台了一项从紧货币政策,其中不无进一步打消市场对货币政策放松幻想的深意。”
“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在解释今年第二次上调准备金率的原因时,央行昨天的公告措辞与今年1月的那一次相比只字未变。
温总理忧虑美元贬值
“在众多问题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物价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天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统计局上周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速已攀至8.7%的近12年新高,通胀压力已是迫在眉睫。
温家宝总理的“众多问题”中显然包括当前风雨飘摇中的全球金融市场。
“我对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的经济十分关注,而且深感忧虑。”温家宝昨天上午表示,“我现在所忧虑的是,美元不断贬值,何时能够见底?美国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它的经济走势会走到什么地步?”
就在上周末,随着华尔街第5大投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以每股2美元的超低价收购,已持续一年多的次贷危机滑向了更加恶性的轨道,全球资本市场熊市征兆明显。事实上,就在当天温家宝出席新闻发布会时,上证指数在接连暴跌后急挫3%,港股则猛跌1.7%,美元兑日元也跌到了12年的最低点。
央行为何选择此时这样的“敏感时刻”再出紧缩货币政策,温家宝总理给出的“问题排序”或许是个最佳答案。
“当前的形势是内忧大于外患。”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昨天向早报记者表示,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乃至全球经济的冲击力固然不容小觑,但当前显然收紧银行信贷乃至治理通胀更为重要。
“更何况,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不是通过金融市场来传导,更多的是通过贸易来体现,相对来说货币政策短期内无需过分关注。”何帆称。
央行行长周小川昨天则指出,“对美国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在不断进行、不断更新的”,从紧货币政策对控制物价指数“是有好处的”,从紧货币政策的判断是对的,还应进一步做好适时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