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校门,他们就是创业者
“学弟学妹们,我提供的奖学金虽然不多,但我希望这能够激励你们,我能行,你们也一定行!”日前,回到母校设立“源野奖学金”的邬奇非对校友说。
邬奇非,今年25岁,大学毕业前就读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现在他的身份是“义乌市源野旅游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而这,距他离开大学校园还不到一年。
在学校,邬奇非就是一个爱“折腾”的学生。从大一开始,他就利用业余时间上街推销牙刷、给人当家教;大二时,到货运代理公司当业务员,在外资公司驻义乌代表处当雇员。大三下学期,他又在学校附近开办“源野”户外运动俱乐部,并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除了求学,我把所有业余时间都充分利用了起来。”邬奇非说,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上商海实战积累的经验,成了他自主创业的最大资本。
据跟踪调查,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中,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达到了11%,其中有8%的学生自己当起了老板。他们被人称为“义乌制造”大学生。
“是学校实战性的教育,练就了同学们创业的胆量。”邬奇非说。
身为校领导,常务副院长贾建华见多了热衷创业的学生。但当还是大二学生的应剑俊拿着名片走进院长室,要求承揽学校所有的花卉业务时,他还是吃了一惊。
应剑俊读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开花店是他大二时作出的决定。之前,应剑俊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市场调研,对义乌市民的消费倾向、鲜花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走向进行了论证,并形成了《义乌鲜花行业可行性发展报告》。
拿着这份报告,应剑俊向父母借了6.5万元,然后又向朋友筹款,租来房子,并对店面进行简单装潢,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
吴芮平是2006届艺术系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毕业生。串珠饰品盛行后,吴芮平投资9万余元在义乌饰品专业街开了“凡德饰品商行”,经营销往欧美的串珠饰品,如项链、手链等。为开拓市场,建立客户群,他还在阿里巴巴网站建立产品展示页面,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各个外贸公司的联系方式,向客户推荐自己的最新产品。
让学生“真刀真枪”地练
已是假期,可艺术设计系04级学生王雄峰还在校园里,和同学一起为一个店面的设计装潢忙得不亦乐乎。这是他和同学一起从一家企业承接来的活儿。其实,不仅仅是王雄峰,在艺术设计系的麦奇克工作室、三C工作室、服饰品工作室,都有忙碌的学生。
据了解,今年暑假,义乌工商学院有1300名学生不回家,而是留在学校。
大量学生留校,与学校的积极鼓励有关。每年寒暑假,义乌工商学院都有大量的学生留校,或从事勤工俭学,或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打工。据统计,往年暑假,最多时留校学生达到70%以上,在学院毕业学生中,80%以上学生有从事勤工俭学和到企业打工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