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变长虹作为整机企业,在新的商业模式中的被动局面,长虹开始频频和内容提供商合作。自2004年以来,长虹先后和微软、IBM、盛大、中国电信等进行了战略合作。同时,利用企业的影响力,长虹积极组织国内同行,联系国内有影响力的大专院校,共同组成联盟。目的是通过团结协作,获得新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发言权。
在产业形态方向,针对传统家电与网络、通讯和IT产品竞争的边缘逐步模糊,3C趋势开始呈现的局面,长虹毅然进入了手机业,成立了国虹通讯公司;同时,切入IT业,成立了佳华公司。为了解决家电、通讯、IT的互联互通兼容问题,长虹成立了电子信息公司、网络公司等,最近又和微软在家用电视、电脑和因特网互联的数字娱乐产品方面展开合作。这些新切入的行业,为长虹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一是手机、IT业销售喜人,大大减轻了彩电的压力。二是手机业,IT业发展势头明显,比如IT的佳华就是国内最大的分销商之一,手机今年的销量也将创历史新高。这些新产业的发展将大大增强长虹的良性持续发展和盈利增长能力。
在产业价值链方向,近年来长虹在核心部件上作了巨大努力。一是投巨资建等离子屏生产线,这将是国产家电企业中在建的第一条生产线。其第一期生产线,就需60亿元,从投资金额讲,将是四川省近期罕见的大项目。二是进入空调核心部件生产,开始涉足空调压缩机生产。三是在芯片设计方面,今年可能获得重大突破。
在向其它产业扩张的同时,长虹没有忘记自己的主业。对于传统产业,长虹采取了固点拓宽政策,在黑电方面,长虹在巩固CRT、背投的同时,开始在平板产业上发力。在白电方面,长虹并购了美菱冰箱,形成更加完善的黑电、白电格局。
长虹规划部长郎丰伟透露,长虹近年来在产业结构上的调整,业界非常认同。从政府角度,从社会角度讲,可以说评价非常高。但他强调称,长虹要掌握拥有自己的东西,还要投入巨大的资金,还需拥有世界顶尖的人才,因此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展望未来,郎豪言道:如果我们能"趟"出一条路来,到时长虹就谁也不怕了。因为你(跨国企业)可以制裁我(长虹),我也可以制裁你。
声音
三坐标是选择产业依据
我们为什么要进入那么多新产业,这更多的是依据我们自己的战略。所有产业公司都没有脱离三坐标,而且我们也不是光进,我们也在退,有些发展状况不好的产业我们也会把它撤掉。如果不按三坐标调整产业结构,我们既不可能做大,也不可能做强,因为我们进入了市场急剧变革的时代。
评论
新战略为长虹厘定方向
是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还是放在几个篮子里?
现在,这个问题正炙烤着各个企业的高层领导,那就是究竟是专业化,还是多元化?
对于品牌而言,目前流行两种模式。一是专家品牌,即在某一产品领域有绝对的市场优势,比较典型有NOKIA、格力,也包括以前的长虹。二是品牌有很强的延伸性,可以很容易进入新的领域,比较典型的企业有SONY、海尔。
现在,长虹开始向第二条路转型。
一条路不好走,有N多条路就一定好走?路多了,选择多了,是好事,但也是坏事,一个选择不好,就可能走上歧路。因此,择路,择方向,成了长虹多元化的重中之重。为此,赵勇提出"三坐标"战略,为长虹的前进厘定方向。
从旁观者角度看,三坐标战略,具备四个好处:
一是解决了长虹的未来战略定位。三坐标描绘了未来若干年后,长虹将到达的位置,可能存在的情况。这使长虹产业调整的目标、路径非常清楚,使调整不再是盲进。
二是确定了长虹多元化的原则。赵勇的三坐标,对于长虹的多元化作出了较为明确的原则:即相关多元化,即尽量做和自己主业相关,自己具备优势的产业,并不是什么赚钱做什么,什么热门做什么。据了解,目前长虹新兴的房地产业,尽管利润较大,但长虹不会将房地产作为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而只是一种提高公司资源利用效率的非持续性商业行为。
三是确定了进入和退出产业的标准。在长虹产业调整中涉及一系列进与退,其标准有两个,产业是否符合三坐标发展战略,是否能进入行业前三名。
四、确定长虹的产业调整不是休克疗法,而是确保主业的前提下逐步多元化。在三坐标中,长虹没有抛弃自己的主业彩电,相反将之视为一切扩张的"原点"和基础,将之视为核心产业进行发展,这确保了长虹在产业调整过程中,利润没有大幅度下降。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三坐标的存在,使长虹摆脱了机会主义的思考,摆脱了盲目多元化的危险。可以在乱云飞渡的资本市场上,在是否并购一个企业时,可以静下心来考虑,这个企业在公司的蓝图里是否有位置、并购后是否有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