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托起不落的太阳
“三星赞助奥运成就了全球化腾飞的起步,恒源祥想在这个意义上成为中国的三星吗?”当记者向刘瑞旗提出这样的问题时,他既诡秘又充满童趣般地笑着说:“向你透露一个秘密:我们已经在和2012年伦敦奥组委联系,5月份已经去伦敦和他们商谈了,已经初步定下来。恒源祥既然已经进入了奥运会,就不能再退出来了,要和奥运五环永续良缘。”看来,恒源祥又要为创造下一个第一做准备了。
“如果东边不亮,西边也不亮,我刘瑞旗就要创造出一个绒线的太阳。”这一番话已经成为导入恒源祥员工文化理念中的一句经典。
在上海市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启动的2010年新一轮名牌战略规划中,“恒源祥”是上海希望能在世界上叫得响的10个品牌之一。在刘瑞旗看来,企业如此,国家也是如此,把品牌当作中国的支柱产业来经营,中国的品牌才会走向世界。
“虽然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的崛起不跟制造业有关,但最终的经济较量靠的不是制造业,而是自主知识产权的运营质量和效率。中国制造不能制造出一个强大的中国,只有中国经营才能经营出一个强大的中国。”刘瑞旗说,“中国不应该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而应成为世界的经营中心,这才是我们的出路。”
在刘瑞旗看来,品牌应该产业化 并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他说:“一项技术和一项发明不能支持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的永远,但是一个品牌却对一个产业有长久的支撑。品牌才是一种生产力,而这种力的形成在于经营。麦当劳的汉堡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却风靡全球,创造了无数财富,靠的是品牌经营。我们必须一针见血地指出:经营才是中国经济的‘软肋’”。
在谈及品牌经营时,刘瑞旗认为,一个品牌进入市场之后,有三个成本需要企业考虑,这样的品牌才有资格谈“终身大事”。第一个成本是品牌进入市场的导入成本,第二个是品牌导入市场以后的维护成本,第三是导入成本后,当品牌在市场中的地位下降时,需要再提升的成本,或者想把品牌地位进一步提升的成本。如果一个品牌不加以维护,那这个品牌过去的投入将会全都被浪费掉,它跟有形资产不一样。因此看一个品牌“行不行”,不用听他怎么说,他做了什么,你就问他在财务运行中每年要维护这个品牌的成本支付了没有?如果他没有支付就不要去谈这个品牌,它就会消亡。”
令他感到遗憾的是,中国目前以为是在做品牌的企业,其实差不多接近90%都是在做产品,是以产品为导向的品牌战略。“现在绝大多数人的观念是把构成物质的有形资产认为是自己的财富,例如厂房、设备。在我看来,这些不是财富,而是成本,凡是物质的东西都是成本。那什么是财富呢?只有当我们建立起了无形资产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富,各方有形的资源才可以向品牌汇集,为我所用。这才是财富。”
他告诉记者,相对于上海市给恒源祥制定的要在2010年进入中国品牌100强之列的五年规划,恒源样品牌“还需要100年、500年,甚至1000年的规划”。荷兰的一家公司正在帮助恒源祥进行品牌未来20年的规划。“这还不够,我们还要不断地建立百年、千年品牌的发展脉络,让未来的恒源祥的员工能世世代代享用、传承这种规划。” 恒源祥要创造一个不老的神话,人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