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单位找1个人,90年代的大学生仍然好找工作。”对1994年入学的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的同学来说,虽然毕业时已经是双向选择,不过就业的压力仍然不算大,“还没毕业,几乎所有人都找到了工作。”94级A2班学生傅劲松告诉记者。
和80年代大学生相比,90年代的光环似乎逐渐褪去,精英教育开始向平民教育转型。1994年,全国37所重点院校试行并轨制收费,逐步建立起“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机制。以前国家发生活费,相当于“国家干部”的大学生从此要自己掏钱读书。铁饭碗没有了,大多数人开始捏着一纸应聘书出没于双选会上。
转型,由天之骄子向普通创业者转型。
如果从90年代初的入学者算起,这一批毕业生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有了家庭,事业小成。记者采访了电子科技大学94级A2班的毕业生郑海、傅劲松等。“同学们走得比较好的是去外企,然后是沿海,毕业时,我们班有五六个同学进了外企,十多人去了沿海,还有几个出国,其余的去了国内企业如华为、中兴、电信,基本都干本行。”郑海细数。
90年代大学大事记
90年代初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从国家统一分配到双向选择。
1994年全国37所重点院校试行并轨制收费,逐步建立起“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机制。
1999年高校在全国第一次大规模扩招,实行“3+X”的高考模式,考后填报志愿。
印象
虽然双选仍是企业“香饽饽”
90年代考上大学的这一批人,虽然毕业后大多没有了国家的统一分配,然而他们的谋生比2000年后毕业的人容易,他们仍然是企业眼中的“香饽饽”。在电子科技大学,因为电子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旺盛,毕业生基本不愁找不到工作。
在微波通信专业,学生还没毕业已经被“一抢而空”。同学间流传着一个笑话:该专业一名学生是最后一个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人,然而此人仍悠闲地在食堂用餐。忽然,一家企业像遇到救星似的冲到此君面前,虔诚地递上一纸合同要求签约,不料,此人大手一挥,放话道:“月薪不达3000免谈!”这是在90年代末。“毕业后班上1/3的人去了沿海,有人出国。”郑海说。
1998年傅劲松毕业,华为来校招人,一个学校的名额就有100多,本科生的月薪都开到6000多;到了2004年,一位同学告诉记者,华为的招聘方式已经变成了精挑细选,不仅名额缩减到8人,其中有6个是研究生,月薪却降到了4500左右。
个案
老板郑海:加班是一种常态
放弃月薪4000选择创业
5月21日,在三环外的武侯区创业中心企业孵化基地,记者找到了郑海和同学创办的造易软件公司,整个地方大约有300平方米。
1998年大学毕业后,郑海到了山西一家软件公司做软件开发,“我的工作就是做项目,不断地出差,生活很平淡。”他的收入很不错,“加上出差费用,每个月大概能拿到4000多。”
“‘你的生活怎么样,满意吗?’他问我,‘如果你觉得不满意,我们聊一下’。”突然有一天,他接到本科同学巫峰的电话。1999年,郑海辞职。2000年,两人以各自的名字注册了第一家公司——“峰海科技”。
随熊市入低谷坚持事业
从2000年创业到真正找到创业目标和方向,他经历了整整7年。在7年中,郑海的心理也经过了4年的低潮期。创办第一家公司峰海科技时,除了两个创始人,他们的员工只有一人。“我们租了一个50平方米的办公室,唯一的资源就是我们的头脑。”刚开始,他们为证券公司做软件。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没过多久,股市开始低迷,“好几家做证券软件的公司垮了,我们的客户也直线下降,”郑海回忆,“当时,不知道自己的客户群在哪里,出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