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创业路上9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奋力拼

创业路上9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奋力拼

作者:     转贴自:市场报    点击数:3322


    “6个单位找1个人,90年代的大学生仍然好找工作。”对1994年入学的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的同学来说,虽然毕业时已经是双向选择,不过就业的压力仍然不算大,“还没毕业,几乎所有人都找到了工作。”94级A2班学生傅劲松告诉记者。

    和80年代大学生相比,90年代的光环似乎逐渐褪去,精英教育开始向平民教育转型。1994年,全国37所重点院校试行并轨制收费,逐步建立起“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机制。以前国家发生活费,相当于“国家干部”的大学生从此要自己掏钱读书。铁饭碗没有了,大多数人开始捏着一纸应聘书出没于双选会上。

    转型,由天之骄子向普通创业者转型。

    如果从90年代初的入学者算起,这一批毕业生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有了家庭,事业小成。记者采访了电子科技大学94级A2班的毕业生郑海、傅劲松等。“同学们走得比较好的是去外企,然后是沿海,毕业时,我们班有五六个同学进了外企,十多人去了沿海,还有几个出国,其余的去了国内企业如华为、中兴、电信,基本都干本行。”郑海细数。

    90年代大学大事记

    90年代初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从国家统一分配到双向选择。

    1994年全国37所重点院校试行并轨制收费,逐步建立起“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机制。

    1999年高校在全国第一次大规模扩招,实行“3+X”的高考模式,考后填报志愿。

    印象

    虽然双选仍是企业“香饽饽”

    90年代考上大学的这一批人,虽然毕业后大多没有了国家的统一分配,然而他们的谋生比2000年后毕业的人容易,他们仍然是企业眼中的“香饽饽”。在电子科技大学,因为电子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旺盛,毕业生基本不愁找不到工作。

    在微波通信专业,学生还没毕业已经被“一抢而空”。同学间流传着一个笑话:该专业一名学生是最后一个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人,然而此人仍悠闲地在食堂用餐。忽然,一家企业像遇到救星似的冲到此君面前,虔诚地递上一纸合同要求签约,不料,此人大手一挥,放话道:“月薪不达3000免谈!”这是在90年代末。“毕业后班上1/3的人去了沿海,有人出国。”郑海说。

    1998年傅劲松毕业,华为来校招人,一个学校的名额就有100多,本科生的月薪都开到6000多;到了2004年,一位同学告诉记者,华为的招聘方式已经变成了精挑细选,不仅名额缩减到8人,其中有6个是研究生,月薪却降到了4500左右。

    个案

    老板郑海:加班是一种常态

    放弃月薪4000选择创业

    5月21日,在三环外的武侯区创业中心企业孵化基地,记者找到了郑海和同学创办的造易软件公司,整个地方大约有300平方米。

    1998年大学毕业后,郑海到了山西一家软件公司做软件开发,“我的工作就是做项目,不断地出差,生活很平淡。”他的收入很不错,“加上出差费用,每个月大概能拿到4000多。”

    “‘你的生活怎么样,满意吗?’他问我,‘如果你觉得不满意,我们聊一下’。”突然有一天,他接到本科同学巫峰的电话。1999年,郑海辞职。2000年,两人以各自的名字注册了第一家公司——“峰海科技”。

    随熊市入低谷坚持事业

    从2000年创业到真正找到创业目标和方向,他经历了整整7年。在7年中,郑海的心理也经过了4年的低潮期。创办第一家公司峰海科技时,除了两个创始人,他们的员工只有一人。“我们租了一个50平方米的办公室,唯一的资源就是我们的头脑。”刚开始,他们为证券公司做软件。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没过多久,股市开始低迷,“好几家做证券软件的公司垮了,我们的客户也直线下降,”郑海回忆,“当时,不知道自己的客户群在哪里,出路在哪里。”

[NextPage]

    当时,他的父母亲戚劝他考研,或者到一家稳定的单位工作。然而郑海拒绝了,“无论周围的人怎么变化,最重要的是你要一口气坚持下来。”2006年,他开始转向家具行业,做橱柜设计,“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业务转型成功发展顺利

    “我们现在已经从创业期进入发展期,快要成功了。”郑海这样评价自己的企业。他和同学创办的这家软件公司,是一家专门负责橱柜整体解决方案设计的公司。说通俗点,他们就是利用软件代替人工计算橱柜的大小、规格,设计以及安装方式等。现在,企业不仅和全国排名前十的家具企业合作,而且订单从去年的一两百万攀升到今年的七八百万元。他很自信地告诉记者,现在唯一的竞争对手是广州的一家企业。“我的目标就是要做到行业最好。”

    “我们每天9点上班,忙的时候往往加班到晚12点。”郑海告诉记者,自己加班的最高记录是连续3到4个晚上。

    同学

    有人洗盘子有人拿高薪

    曾宇,班长:毕业后去了IBM成都分公司。干得不错,记者联系到他的时候,他已经被派往深圳公司担任实施部经理,同学们报料他的月薪时,只用了一个数字:“他现在每个月交的所得税都超过8000元。”

    傅劲松:毕业后就职于成都某研究所,到现在已经干了9年。刚开始,他的收入并不高,“不过,我觉得做一件事情靠的是专注,只要这个行业有前途,就可以做下去。”现在,傅劲松已经做到了项目经理,每月拿4000元到5000元的工资,福利待遇也很不错。   

    郑海透露,毕业后一些同学去了加拿大,有些回国后应聘到企业做了踏踏实实的员工,有人呆在国外,“也有洗盘子的。”

    谈到和现在大学生的区别,傅劲松坦陈:“可能我们这代人比较能吃苦吧。80后的人给人的感觉是只喜欢听好话,面对挫折没有抵抗能力,有点以自我为中心。”

    谈到自己的坚持,郑海很平静地说:“我们这一代人,独生子女比较少,都比较独立,能吃苦。每个人有不同的想法,我觉得自己这样过很充实,我愿意这么生活。”

    记者手记

    不在创业就在创业的路上

    寻找和采访90年代的毕业生似乎比80年代的更难。从80年代到90年代,你能明显感受到角色的转换,没有了光环,越来越务实。即使是晚上8时打电话约采访,也有人用慢条斯理的声音回答说在加班。现在,他们的事业仿佛还没有走到顶峰,用一句话来形容:“我不在创业,就在创业的路上。”

    采访80年代毕业生和90年代毕业生也很有趣。厂房、花园、办公楼耸立,这是80年代的人创业的成就,找他们的办公地点,随便在街上问一三轮车师傅就能找到;而90年代的,租来的写字间,仅有的门牌号,兜了一大圈,也辨不清方向。

    没有了定向分配,工作在哪里人就漂到哪里去。似乎,随着毕业,昔日同窗的情谊也开始因为时空变得模糊。“没有组织过同学会”,“集体照?呵呵,过了那么久都不知道放哪去了……”很多人面对采访表情尴尬。   

 

中国品牌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