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轮胎行业缺乏对市场的深入研究,整个销售过程基本是交由各代理商负责跟踪,渠道混乱、价格透明、一线市场跟进不及时、代理商经营实力参差不齐、销售人员素质不高、政策摇摆不定、销售推广单一、对其销售起关键支撑作用的二级商及直接车队用户开发控管力度不够等等。在目前国产轮胎品牌资金、技术与国外品牌有一定差异的情况下,利用本土和价格优势作好市场销售推广,加强对各级渠道的开发掌控,作好售后服务,提高品牌知名度的同时提升用户的忠诚度、美誉度,尤显关键。
(五)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效益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进口国,在我国轮胎企业所需的橡胶原料中,70%的天然胶和40%的合成橡胶都要依赖进口。多数供应来自于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06年全年进口天然橡胶161万吨,同比增长14.6%;2006年合成橡胶进口量同比增长19.2%,至130万吨。天然橡胶作为一种紧缺的工业原料,需求缺口越来越大的事实将长期存在。2006年天然橡胶价格总体走势呈大幅上涨态势,而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也带动了合成橡胶价格的大幅攀升。
在轮胎生产中,原材料成本大约占了60%;在橡胶使用中,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的比重平均约为6:4。其中全钢子午胎和斜交胎所消耗的天然橡胶比重较大,而半钢子午胎消耗的合成橡胶的比重相对较大。
2006年,由于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价格大幅上涨,轮胎行业盈利出现大幅下滑。2006年9月以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回落,合成橡胶价格也随之下降,并带动了国内天然橡胶价格的走低,这使得轮胎行业终于可以稍微松口气。业内人士表示,2007年天然橡胶价格会呈现出稳中有降的态势。随着2007年油价的稳步回落,合成橡胶价格也将呈现下降趋势,这将有助于业内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此外,产能的扩张及汽车行业的复苏也可能带动轮胎企业2007年业绩的增长。
三、促进民族品牌做强做大
中国轮胎民族品牌的优势在于做最适合中国市场的轮胎。与洋品牌相比,国产轮胎虽然在品牌知名度、技术等方面处于劣势,但在网络建设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并不逊色。目前,轮胎民族品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竞争能力,如果能抓住我国汽车工业大发展的有利时机,获得一定的后续支持,国产轮胎仍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轮胎产业是一个 高投入低产出的产业,首先要形成规模效应,才能降低成本,然后是在管理上尽量避免短期行为,加速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进程,同时还要加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
(一)促进行业整合
2006年我国轮胎行业的生产特点突出表现为行业集中度的明显提高,产量居前10名的企业生产子午胎量占全国子午胎生产总量的77%以上。国家将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民族轮胎企业整合,进一步扶持国内轮胎企业做大做强。目前,民族轮胎企业集中度仍然不高,而该行业如果通过市场运作进行整合会比较困难,而且从战略角度来看,也需要国家的政策规划支持。业内人士指出,民族轮胎企业的变革不是采取几个措施就能立即实现的,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将是一个艰难缓慢的市场化过程。
(二)打造品牌形象
受汽车行业增速放缓带来的利润挤压,以及橡胶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轮胎行业毛利率趋于下降,业内市场竞争从市场成本元素的竞争变为品牌层面的竞争。
这种情况下,轮胎企业必须通过优势媒体建立品牌知名度、强化品牌记忆、传播品牌形象,以品牌塑造而非成本控制来赢得市场。
目前国内轮胎企业在品牌推广方面严重欠缺。调查显示,消费者在购买车时,关注轮胎品牌和性能的仅为18.5%,而更换轮胎时则有高达88.6%的消费者关注轮胎品牌和性能;至2005年底,76%的消费者对于轮胎品牌的认知来自于广告和赛事;而与外资轮胎企业相比,我国轮胎企业在品牌推广和宣传方面做得太少,导致品牌知名度普遍较低。为了争夺日渐增长的国内市场,我国许多轮胎厂家都推出了自己的品牌策略。
(三)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自2001年起,随着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迈进全面旺盛期,工程胎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以超过25%的增幅井喷式增长,成为市场发展的热点。2006年仍保持产销两旺的态势。加之受国际市场需求影响,工程胎出口量有所增加,全年增幅仍相当可观。此外由于中国、俄罗斯、印尼及北美等对煤炭、铁矿、铜等需求巨增,造成全球大规格工程胎严重短缺。尤其是矿用自卸车用大胎市场需求激增,使全球制造企业措手不及。
各主要厂商均在开发高档全钢工程子午胎,工程子午胎已成为继全钢载重子午胎后的又一投资热点。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轮胎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和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国内公司均已开发出全钢工程子午胎。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种类包括全钢胎、半钢胎、斜交胎等,其中工程胎占有国内10%以上的市场份额。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三巨头工程胎开足马力生产仍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国内企业也面临同样的状况。前不久,内蒙古一机集团十二分公司与神华集团公司合作,成功研制出大型矿用车辆实心轮胎。该实心轮胎质量要求高,单个载重量达16吨,自重达2吨,直径达1.2米,宽度达0.6米。由于国内尚无厂家生产该类产品,该产品一直依赖进口。
环保轮胎产业化对减少能耗、保护环境、提高质量、降低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毫无疑问,环保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快环保轮胎产业化进程势在必行。
(四)加快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
增加轮胎研发投入,实现轮胎出口增长由主要依靠价格竞争、数量扩张转向树立品牌、提升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转变,增强出口产品竞争能力。
(五)开发环保原料
2008年开始,欧盟将实施新的环保标准,现有的部分原料将无法通过该标准的检测,如国际轮胎行业普遍使用的芳香油和氧化锌都将无法通过新的环保标准,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环保原料来替代。国内企业对此正积极应对,开发新的替代原料以满足欧美新标准。由于美国和欧盟是我国轮胎最大的出口市场,对其出口已成为拉动我国轮胎工业增长的重要因素。
(六)出台优惠政策扶持
在技术、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积极鼓励我国轮胎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几个能与世界轮胎巨头抗衡的大型轮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