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传播的较量
至今难忘的是,2003年,五粮液通过央视招标,以1.2亿元再次获得全年的19点报时,并通过世邦精准的媒介策划,实际获得了中央台近2亿元的广告组合回报,为旗下多个产品建立了全国性的优势媒介资源。
由于五粮液张扬的个性,在品牌传播的形式上一直都十分注重大手笔:
1. CCTV-1的19点报时。“用多大的媒体,做多大的市场”,五粮液连续多年的CCTV整点报时,不可不谓为白酒行业的大手笔。
2. CCTV-2著名企业歌曲展播(MTV)。14首MTV基本都出自名家之手,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琅琅上口。
3. CCTV-2五粮液企业故事系列短片。每集1分钟,介绍五粮液的历史、荣誉、品牌故事。每集1分钟,介绍五粮液的 历史、荣誉、品牌故事。
以上三项,每年的费用投入都在1.5亿~2亿以上。
而茅台的品牌传播则略显低调:
1. 常规性的电视和平面媒体投放。
2. 江西、湖南等地,在一些乡间公路边,赫然出现国酒茅台“巨型”条幅广告,这些广告大概有四五十公分宽,长的足有3米多,短的也有1米长,上书“国酒茅台”和“要喝就喝茅台酒”等醒目广告语,一头一根绳子,系在路边小树上。路边一些破败的围墙上,也用白灰刷有茅台广告。
以上两项的投入经费不足五粮液的一半。
点评:名酒五粮液虽然在“五粮液”品名的内涵赋予上,到底是让受众偏重于集团企业,还是偏重于产品本身,或者两者并重?人们不得而知。于是品牌规划观上,出现了“背书观”,即虚化“五粮液”品牌的产品层面意义。另一方面,专家分析认为,五粮液旗下子品牌众多,虽然对于提升五粮液的知名度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各个子品牌的文化宣传不一致,因此不利于母品牌内涵的统一性传播。例如:同是五粮液旗下的金六福和金叶神,金六福追求的是“福”文化;而金叶神则传播的是烟草和商务的信息。
而“国酒”茅台,既是“国酒”,就应该是高高在上,霸气十足的,但是,也正是这种霸气的传播让茅台在前几年遭遇了市场经济淡薄的攻击。去年糖酒会期间,茅台股份公司总经理乔宏也表示,茅台要逐步增加自己的主动性,加强市场化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