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品与好产品
苗洪波有个五年计划,就是在五年之内每年都全力打造一款像“游龙戏凤”那样的天价手表,现在已经排到第三年。不过,他承认,这样做就像放大炮,更多的是赚眼球和知名度。“不能放完炮就完了,接下来怎么办?”
北表厂现在的主业依然是为其他企业生产机械机芯,成表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都集中在几万元十几万元以上,比如上述限量产的双陀飞轮珐琅表售价高达20.08万元。“我们的产品结构很不合理,缺少1000元至10000元的中档机械成表。”
今年,北表厂将在北京开设首家专卖店。苗洪波强调,这样做更多地是做形象宣传,培育品牌。
目前,国内钟表业市场体现了二八法则。论销量,以石英表为主的“四大天王”和其他品牌的份额在8成以上,进口表不到2成;但产值上,正好反过来了,前者不到2成,后者超过8成。
在市场分布方面,呈现金字塔状态。在顶部,当然是瑞士顶级奢侈品牌,如百达翡丽、爱彼、江诗丹顿、宝玑等,中部部分也基本是瑞士的,如劳力士、欧米茄、积家等,底部有日本加上国产的,如日本的西铁城、精工,国内的“四大天王”等。
毫无疑问,国产手表无论在品牌,还是在产值,都无法与进口品牌直接竞争。这使得大家都扎堆底层,竞争惨烈,价格战硝烟弥漫。数据显示,瑞士表平均价格在122美元,香港表约6美元,而内地表的表不到1美元。
比品牌,国产表不是瑞士的对手,比工业化生产,也不是日本的对手。那么,国产表的出路在哪儿?
“像北表那样生产机械表,并试图进入高端奢侈品领域的路子是有道理的。”刘兴力认为,近年来,包括像“四大天王”在内以生产石英表为主的国内手表企业也加大了机械表的产量,这是一个明显的趋势。同时,奢侈品手表都是机械表,具备一定的机心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传统手表企业有较好的优势。
这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奢侈品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大。业内人士认为,奢侈品消费与经济发展呈很大的正比关系,而且这两者的关联度在中国远比在西方大。
刘兴力指出,国产手表业的优势是把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和工艺同现代手表工业技术相结合。在微雕、掐丝珐琅等方面,中国的工艺绝对是世界一流的,也是同国外钟表巨头相抗衡的法宝。“比如游龙戏凤,既有中国人擅长的微雕技术,又蕴含着传统文化,这才是其价值所在。”
当然,刘兴力认为,国内手表业对奢侈品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奢侈品要求不仅有领先的技术,还要有时尚符合潮流的外观包装设计,完善的市场推广,强大的品牌等。“游龙戏凤是一款很好的作品,但还不是产品,不是靠创作一两款好的作品就能进入奢侈品产业了。”
苗洪波很赞同这样的观点。他的理想是打造国内最好的手表,在创作了“游龙戏凤”这样的“好作品”之后,他还要生产更多的“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