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之殇
不过,苗洪波和刘兴力都承认,“游龙戏凤”所蕴含的品牌价值极少。其实,这也是国内钟表业,尤其是像北表厂这种传统企业的软肋。除了主要以石英表销售为主的“四大天王”(飞亚达、天王、依波、罗西尼)在国内还算有些品牌知名度外,几乎没人记得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传统手表企业有哪些品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投资建设的手表企业包括北表厂在内,还有天津手表厂、杭州手表厂、广州手表厂、上海手表厂等。北表厂建于1958年,正如那个短缺经济时代一切物品都会热销一样,北表厂生产的系列手表成为老北京人结婚时的“三大件”之一。那时,北表厂的产品商标多达十几个,有“北京”、“双菱”、“双城”、“红叶”、“燕山”、“三环”、“菱花”、“三峰”、“海神”等,即使现在看起来也不禁让人眼花缭乱。其他手表企业也多类似。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企业大量出口的产品是机芯而不是成表,几乎没人知道这些机芯的商标。“为海外提供了无数个机芯,却没人知道那是北京牌(北表厂的商标)的。”刘兴力说,就像现在国内的加工贸易一样,有产品没品牌。
大浪淘沙,手表厂们由兴而衰,不仅仅是北表厂,同样辉煌多时的上海钟表工业在经历一次业内丑闻后已名存实亡。
1986年,苗洪波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专业毕业后进入北表厂。1998年底,苗洪波任北表厂厂长。上任三个月后,苗洪波把所有的品牌统一为北京牌,商标为天安门。“我们把它当成惟一的‘太子’来培养。”这时,苗洪波意识到商标杂乱的危害和统一品牌的迫切性。2002年,北表厂开始生产北京牌机械表。之后,北表厂改制为民营控股企业。
培育品牌首先要从产品入手,因为高质量的产品才是品牌的最终载体。2003年,北表厂开始做限量表,包括镶钻珠宝手表、贵金属表比如使用红银、铂金材质等。前不久,又推出世界首只搭配纯银珐琅表盘的双陀飞轮珐琅表,限量28只公开发行。
今年4月,北表厂将第二次参加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苗洪波透露,这次他将带一款价位在100万-600万元之间的手表去参展。这款手表用白银做手表的叉夹板,在银夹板上做双面掐丝珐琅。“此前都是在表盘上做,没人敢在机心上玩,到现在心里没底。”苗洪波坦言,这次比“游龙戏凤”风险更大。
在刘兴力看来,如此高的价格,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品牌价值支撑,很难让人乐观。“如果不是天然的东西,世界上所有的物品恐怕一定要存在一个品牌价值。北表的600万里面有多少品牌价值?如果没有品牌价值,那么这600万是什么?”
“传统手表企业只有产品没有品牌。”刘兴力认为,没有品牌价值,进入奢侈品领域几乎是不可能的,“永远不能登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