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一代相对而言并不在乎做事的结果,他们更看重体验的过程。所以我们的产品和品牌策略一方面强调过程的‘享受’,另一方面营造‘挑战’的平台,希望他们通过李宁的活动和产品,实现心中的英雄梦。”李宁有限公司李宁品牌营销部经理杨纲这样概括李宁和80后的情感沟通。80后消费者中,更在乎产品本身,对价格不是那么敏感,所以除了提升产品的时尚外观和高科技含量之外,李宁更加注重产品的国际化风格,更加强调重量级代言人对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你好,奥胖
体操王子李宁站在身高2米16的奥尼尔面前,正好齐他的胸膛。这两位反差明显的体坛名人,在中国站在了一起。2006年8月14日,赢得过四枚总冠军戒指的沙奎尔·奥尼尔和李宁公司签约。当这位被球迷亲昵地称为奥胖的NBA巨星把自己重量级的身躯和经典笑容带到中国消费者面前时,全场兴奋而轰动。这正是李宁公司期望的效果。
“我们一直把耐克、阿迪作为尊敬的对手,”张志勇说,“耐克有詹姆斯,阿迪达斯有麦克格雷迪和加内特,锐步有姚明,现在,李宁有了奥尼尔。”
2001年开始,李宁公司开始品牌重塑,更强调产品的专业化。“专业化的产品让谁来表现更为可信?当然是球员本身。”张志勇说。而此时,以晋江鞋业为代表的国内企业正在争先聘请影视明星作代言,与之相反,李宁公司开始了国际化的体育营销。
“近三年来,李宁的市场费用支出以30%的速度增加。”伍贤勇透露。而据国际调查咨询机构AC尼尔森的估计,从2001年到2005年,李宁公司的广告支出增加了20多倍。
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体育用品2005年的销售额在400亿—500亿元。耐克目前在国内年销售额高达4.1亿美元,阿迪达斯为3.85亿美元,李宁公司以年销售额3亿美元位居第三,而后面是紧紧咬住的其他中国本土公司,比如安踏年销售额也达到1亿美元。
很显然,这个市场格局并不稳定,这给李宁公司以赶超的机会,但也面临被抛后的风险。事实上,16年前成立的李宁公司曾经拥有一个好的开端,创业初期,其年增长率长期保持在100%以上,2001年,当其年销售额达到7亿元时,耐克在中国还只有3亿元,阿迪达斯只有1亿元。1997年到2002年,李宁连续保持了6年的中国市场份额第一,但2003年后,越来越勇于花钱买国际名牌的中国消费者将李宁打入了第三名。
“受NBA的影响,篮球正在成为中国年轻人的第一大体育运动,所以在篮球类产品的地位对于决定中国市场排名至关重要。”伍贤勇说,希望重振雄风的李宁公司花费了很多心思在篮球类产品上。自2002年赞助西班牙女子篮球队首战告捷后,2005年2月,伍贤勇和他的营销团队到丹佛观看NBA全明星赛。伍贤勇曾经在宝洁工作了9年,具备丰富的跨国公司运作经验。在美国,李宁公司经过一连串的磋商之后,成功地成为了NBA官方合作伙伴,获准在NBA比赛及其他比赛中推广李宁品牌的产品。这意味着李宁公司的以国际化推动本土销售的战略又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