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领导也是央企的消费者
国资委目前监管多少家企业?年头和年尾不一样。2006年开春时是169家,现在变成了159家。国资委内部把此项工作称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央企业调整重组”。
国务院国资委目前监管着159家国家出资办的企业,“从卖炮弹的到卖松花蛋的,都有”。
转型期的中国,哪些行业应该由国有经济控制?12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第一次明确给出了答案: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国有经济要保持“绝对控制力”。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资委文件还确认,国有经济对基础性和支柱产业领域的重要骨干企业保持“较强控制力”,包括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建筑、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勘察设计、科技等行业。
国资委明确,到2010年,要把30至50户中央企业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那时候,中央企业数量将减少至80至100家。这意味着,未来3年中,至少将有60户企业会被合并重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说:“从过去几年的势头看,四年以后的2010年,国资委旗下涌现出30至50家类似今天中石化、中石油、国电、中国移动这样的超大型国企,应该是可能达到的。”
但是,他同时指出,目前超大型国企集团的绝大多数,并没有直接向全球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也因此没有直接参加与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超大型国企的绝大多数在中国本土市场上、向本土客户提供商品和服务,其绝大多数的收入和利润来自本土市场。
他举例,中国移动的利润都来自中国普通消费者,市场里你供我求连成一片,任何公司的利润都构成用户的成本。竞争不足下创造的高利润,无可避免地会抬升所有买家的成本。
生活在今天的中国,我们离不开中央企业的服务,无论是卖汽油的中石油或中石化,卖电的国家电网公司或者南方电网,无论是选择中国移动或是中国联通。如果国资委的行动,让我们从中央企业享用到从全球标准来看都是好的产品和服务,那么国资委自然会得到更多的赞扬和支持。
至少从目前看,国资委和中央企业还有更远的路要走。
今年8月,李荣融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上,脱稿10分钟,给央企老总讲起了善待消费者的道理。他说,自己曾经因为飞机晚点在机场苦等两个小时,在这两个小时中,他一再向服务人员询问有关问题却没有得到解释。晾着他的航空公司,正是他监管的央企之一。
“我们国资委几位副主任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最长的等了五六个小时。”他点名提醒在座的三大航空公司老总说,我们很多时候也是顾客,要将心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