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热点报道 >> 每日关注

2006:公众利益牵动政策转身


[ 李松涛 中国青年报    更新时间:2006/12/29  ]    ★★★

    食品药品监管涉及多少部门

    本报记者 李松涛

    “如今吃药安全吗?”“现在什么食物能让人安心食用?”

    这两个问题,可能是2006年普通人最关心的问题。

    治死人的药

    2006年4月22日,广东某医院住院的重症肝炎病人中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之后,出现同样症状并致死亡的病人越来越多。这一事件使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闻名全国——正是该厂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了病人病情的加重甚至死亡。这是2006年发生的首次大型药品安全事件。

    “齐二药事件”的爆发震惊了全国。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个治死人的药品却早就通过了GMP认证,是国药准字。

    齐二药事件余波未平,7月27日,另一个通过GMP认证的药品安全事件再次震动了全国。

    当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西宁市部分患者在使用安徽华源生物医药公司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俗称“欣弗”)后,出现胸闷、腹泻、过敏性休克等各种严重不良症状。广西、浙江、黑龙江、山东等地药监部门也陆续报告了类似的病例。

    短短三个月时间,两起药品安全事件爆发,造成数十人死亡。人们很难相信,通过国家相关部门认证的药品,居然能致人死亡。

    国药准字出现信任危机,GMP不是万能。一时间,舆论的矛头对准了药品监管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公允地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这些药品安全事故的处理还是及时的——很短时间内查清了事故原因、假药的流向,控制住了事故的进一步发展。但让不少人觉得不满的是,为什么不能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

    “药品质量不是监督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药监部门也很委屈。据统计,今年共有十几家药厂的“药品GMP证书”被监管部门收回。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张冀湘认为,这些年,药品管理的总体水平有了提高,企业质量意识也有了明显增强,但监管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在张冀湘看来,今年国家药监局在三个方面加大了治理力度。对新药上市严格把关、在全国范围内启动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工作、加大对医疗器械市场的整顿规范。“也许在普通人看来,我们日常的监管工作并不是新闻,但这些都是防患于未然的工作。”张冀湘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短斤缺两超市为何透支我们的信任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洋品牌降价频爆质量问题市场份额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